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杨门女将佘太君,77岁时寿终正寝,死后900年墓地挖开(佘太君墓图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5 18:10:1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776    评论:0
导读

杨门女将佘老太君,自少文武双全,一手绝技走线铜锤令契丹望而生畏,年至百岁仍挂帅出征,率杨家女眷征讨屡犯边关的西夏,全了杨家满门忠烈之名。千载之间,杨家将佘太君的传说为人熟知,其实在真实历史上,佘太君曾真实存在,她一生的事迹也确实堪称传奇,不

杨门女将佘老太君,自少文武双全,一手绝技走线铜锤令契丹望而生畏,年至百岁仍挂帅出征,率杨家女眷征讨屡犯边关的西夏,全了杨家满门忠烈之名。千载之间,杨家将佘太君的传说为人熟知,其实在真实历史上,佘太君曾真实存在,她一生的事迹也确实堪称传奇,不愧为女中豪杰。


《宋史·杨业传》《保德州志》记载,佘太君本家姓为折,应为折太君。其出身云中大族折氏,折氏一门从五代十国时期就镇守边关重镇府州,佘太君的祖父折从阮、父折德扆都是名扬一方的大将。折德扆曾追随后周柴荣,后又受赵匡胤厚待。有父辈如此,折氏(佘太君、闺名赛花)自少文才武练,又随父习得排兵布阵的计谋,举止颇为英姿飒爽。

史载,折氏不仅自己武艺高强,身边的丫鬟都能舞刀弄剑,丝毫不逊色男子。公元949年,15岁的折氏由父折德扆做主,指给了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杨业(杨继业)为妻,折氏由此步入太原杨府,后迁往开封。杨继业逐荡沙场与契丹人鏖战,折氏在家打理府中大小事务,谆谆善诱教习诸儿忠孝报国,逐渐成为杨府掌门人。


杨延昭等诸子长大成人,随父杨继业奔赴沙场历练时,折氏也跟随营中照料,并开始为夫出谋划策。公元980年,辽景宗虎视眈眈想要一举攻破雁门关,遂发10万将卒连夜奔袭而来。大军压境,折氏闻讯披甲执剑与夫杨继业及其诸子一同上阵杀敌,宋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击溃辽兵,杨家将由此威震边关,折氏之名也渐渐为人所知。

公元986年,杨继业再次北伐,折氏留守,未料这一去,竟成永别。杨继业为小人谗害,兵薄将寡孤军深入,陷入契丹人的包围中,手下将士及其子杨延玉尽皆战死,杨继业亦被契丹擒获,绝食而亡。死讯传来,折氏当即昏厥,泪染衣袍。宋太宗念及杨继业父子忠烈英勇,特下诏宽慰折氏,并予以厚赐,册为郑国君太君夫人。公元1010年,77岁的折太君于杨府寿终正寝。


折氏死后,子孙后人将其安奉于折氏故土保德州城内的折窝村,具体位置就在山西忻州保德县。《保德州志》记载,保德州南折窝村外,有一处的高大的石砌墓,坟冢周围柏木森森,坟前有石碑刻“折太君碑”。当地考古学者介绍,早在1952年,众人途径保德时,专程前往折太君墓勘测。

彼时墓冢荒草没膝,少有人知,而且墓冢一旁有处幽深的盗洞。考古学者经过试探发掘,发现土层2米下确实存在石室,呈东西走向,但大部墓墙早已塌毁,根据墓冢的情况人们推测墓室早已没有遗存,故而并没有深入起底。即便如此,考古学者仍认为,这是考古界发现的为数不多的一处佘太君墓,就算没有任何随葬遗物的存留,仍别具意义。

 
关键词: 佘太君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190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