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谭见英:奔走在“创业”路上的七旬老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6 09:45:5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122    评论:0
导读

红网时刻通讯员 刘娣 谭明艳 郴州报道 秋风拂过山岗,油绿油绿的茶籽挂在枝头,甚是惹人喜爱,这是秋收的喜悦。 趁着烈日还未来,桂阳县荷叶镇新塘村村民谭见英像往常一样,早早地照顾好丈夫吃完早饭,便来到山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从一个普通农村妇女,

红网时刻通讯员 刘娣 谭明艳 郴州报道

秋风拂过山岗,油绿油绿的茶籽挂在枝头,甚是惹人喜爱,这是秋收的喜悦。

趁着烈日还未来,桂阳县荷叶镇新塘村村民谭见英像往常一样,早早地照顾好丈夫吃完早饭,便来到山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从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到如今69岁高龄创业种植油茶,这条孤独的创业路谭见英已经走了十余年。

谭见英与丈夫欧阳美云本是一对夫妻,生活虽然清苦,却也有滋有味。生活的平静在2009年的一天被打破。欧阳美云突发脑肿瘤,尽管及时送医诊治,仍落下了肢体瘫痪,自此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艰难。

“我老公出院以后,我侄子买了20斤茶油来看望他,他吃了之后感觉脚灵活了,但是茶油那么贵我买不起,就想着自己种点油茶来榨油。”为了丈夫的身体健康,58岁那年谭见英开始了油茶种植。

万事开头难,谭见英没有启动资金,一开始只有儿子给她提供的几十株茶苗,但这些已是她全部的希望。

58岁本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为了丈夫和家庭,谭见英却仿佛有“三头六臂”,白天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和年幼的孙子,一边还要忙着上山种植油茶。怕耽误农时,谭见英常常晚上上山劳作,借着月光,播种生的希望。

“小孙子是二儿子生的,他生下来就有精神疾病,也照顾不了孩子,所以只能我们来照顾。”妻子的艰辛,欧阳美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说,“一个家庭本该是男主外女主内,我家现在却是反过来,这些年又要照顾我,要有种油茶,把我老婆的腿也累坏了手也累弯了,我实在是惭愧。”

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瘫痪在床的欧阳美云也不甘落后,凭借坚强的意志力,欧阳美云每天忍痛坚持锻炼,从只能在床边活动到站起来生活自理,用了整整14年时间。

“现在孙子也长大了,老伴也能生活自理了,日子可不越过越有盼头。”丈夫身体恢复,谭见英满心欣慰。

这些年,谭见英逐步扩大种植规模,目前油茶基地面积已达50亩。

因为不识字,谭见英种植油茶全凭自己摸索。见状,欧阳美云主动担起了“智囊团”。他自学油茶种植知识,然后指导谭见英如何科学除草、施肥、疏果、剪枝等。在他的指导下,基地的油茶产量逐年提升,品质也越来越好,逐渐打开了销路。

“去年我卖了300多斤茶油,平均每斤的价格50元,刨去成本纯利润也有6000元,对于我们老两口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荷叶镇煤炭资源丰富,此前家家户户都依靠地下经济生活。2012年,煤矿正式封闭,这里的人开始自谋生路。为了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的不在少数,尤其是谭见英的创业故事被大家口口相传,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油茶种植。

为了更好地帮助谭见英创业,荷叶镇党委政府和爱心人士多方筹集资金,为她的种植事业助力。

“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像我们种植油茶也有资金补助,我做事的干劲更足了。”谈及未来的打算,谭见英表示,还要好好地把创业路走下去,让老年生活更精彩。

 
关键词: 创业故事案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22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