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成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通过搭建“双创”平台、强化金融支持等措施,持续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圆梦之都”。
在成都市高新西区的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EO黄山正和员工一起测试公司的新产品。越凡创新是一家行业领先的全自主服务机器人系统方案提供商,2021年公司开始涉足无人配送领域,这款正在测试的产品,就是今年推出的全自主递送服务机器人。
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EO 黄山:今年,我们计划要将机器人的落地数量扩展到3000台以上,落地到全国1000个以上的写字楼宇。
黄山,是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曾经率领团队多次夺得国内外机器人大赛的最高奖项。就在上月底,作为青年创客的她获得了“四川青年五四奖章”称号。2017年,黄山与6个合伙人创立公司,开始进行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经过5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拥有350项技术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机器人销往全国30多座城市。谈到公司的成功,黄山说,离不开成都对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
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EO 黄山:第一是人才上面的支持,有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类的,机器人类的企业,定向地为我们输送人才,包括通畅地跟高校合作的渠道。第二很重要的,也是资金上面的支持,市里面各个对口的部门都有把相应的、能够扶持得了的政策,主动地在给我们做对接;第三就是应用场景支持,在这个部分成都是非常开放和主动的。
除了一对一的扶持,成都市还联合多部门成立各种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创业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成都市高新区,市教育局、人社局、团市委联合成立了成都创业学院,依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从场地到导师的“一站式”服务。李金龙是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大二的学生,2020年,他和同学一起创办了向巳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研发弥雾机。成都创业学院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场地,还积极帮助他们申请各种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去年,李金龙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智能化非脉冲弥雾机正式面世,年底就实现销售额107万。
成都向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金龙:成都创业学院在外面请了一些技术上的专家,以及公司运营方面的专家,来给我们进行一个指导,同时也推荐我们去参加各类的创新创业大赛,让我们跟同行们有更多的交流沟通。然后在我们公司研发出产品之后,也是积极为我们对接产品代加工的公司。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创业学院项目孵化中心主任 郑应松:(成都创业学院)成立至今,每年孵化30个左右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大约产值超过2.5个亿左右。目前,已经成功孵化了6家高新技术企业,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还有一家成都市的瞪羚企业。
支持创新创业,打造青年“圆梦之都”。2020年7月,共青团成都市委联合14家市级部门共同建设运营了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了800家各类孵化载体,对就业创业、住房落户等扶持政策,以及青创计划、科创投金融项目进行梳理,实现青年创业需求“一站式”响应。去年以来,平台累计收到金融项目申请210条,帮助41名创业青年获取金融支持4064万元。
共青团成都市委青年发展部部长 颜明:下一步的话,成都团市委将不断完善我们一站式服务平台供需对接的功能,不断地开发我们债权、天使轮、股权等方面的一些金融服务的产品,彻底解决我们青年人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第三个方面的话,就是我们不断地选塑我们成都本地的这些青创的典型人物,为我们青年人塑造更好的榜样。
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