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峥嵘十年·记者手记丨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失能老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3 15:36:2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654    评论:0
导读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李季 在英语中,“失能”与“残疾”同义,均为“disabled”。从这个角度,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失能老人。不过,“失能”比“残疾”更残忍之处在于,“残疾”还有部分是先天的,而“失能”往往代表了一个健全的社会人退化到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李季

在英语中,“失能”与“残疾”同义,均为“disabled”。从这个角度,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失能老人。不过,“失能”比“残疾”更残忍之处在于,“残疾”还有部分是先天的,而“失能”往往代表了一个健全的社会人退化到不能自理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对人口结构带来了哪些改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China CDC Weekly)2021年7月刊发的一份研究给出了这样一组图表。

上图反映的是失能(残疾)人口的年龄段分布,越往上越大。从左图可以看出,在1987年时,我国各年龄段失能人口分布大体均衡,“腰部”失能人群略窄,大约对应着20-54岁这个年龄段,上下两端则略显突出。而到了2006年,如右图所示,我国失能人口分布开始向老年人转移,此时底部最细,腰部渐粗,而头部最为硕大,呈现出典型的倒三角。

这项研究预测,如果不加以防控,到2050年,我国失能人口中的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占比将增长到70%以上。届时,预计老年人将经历11.45年的失能期,这相当于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念完高中,照护者的压力可想而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两会会客厅曾与人大代表、专家、养老行业从业者等探讨过失能老人照护的话题,江苏省南通市佰仁堂常青乐龄护理院院长助理李楠楠谈到,对于院内失能老人的照护,要做到早晚两次擦洗、及时更换尿不湿、一天喂六顿饭、两人制助浴、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胃管或尿管等管道更换、吸氧、挂水等等……

如果失能老人是在家中养老呢?照护好不光是“有心”就行,更要“有力”。这对家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这个照护周期很可能拉长到数年。为了解决这里的张力,才有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创新,一些试点城市直接提供照护服务,也有一些城市为家属提供补贴。

至今,长护险试点已经十年了,试点城市从1城发展到49城。上海市是2016年纳入第一批国家试点的城市之一。去年,我在走访上海长护险受益家庭时,与多位居家养老从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感触尤深。

一位年近六旬的养老护理员感叹,人的衰老真是快,尤其是到了晚年。她眼见得自己照顾的老人发生着种种变化,开始忘事、开始失禁、突然算不清买菜钱……她非常清楚地感知到,老人们正在倒计时,尽头就在那里。

如何才能让老人们过好有限的时间?对于高龄加失能的老人来说,保障生存与保卫尊严基本上成了同一件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历经沧桑的老人比混沌未开的婴儿更为脆弱,也许,这就是我们关注失能老人的意义。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金洁

 
关键词: 失能老人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84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