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9点,普陀区中侨护理站的护理员田荷花来到小区,扫描场所码、测温、登记访客信息,完成小区防疫要求。走到楼门口,田阿姨对全身进行了仔细的消毒。进门前她戴上了面屏,消毒了鞋底。
看到期盼已久的田阿姨,居民家属如释重负,感慨万千。“疫情期间,小田不能来,我们真的太难了。居家护理真的对我们来说是刚需。”老人的女儿说,“她打电话通知我恢复服务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他们的回归,不仅让老人有了专业的照护,也帮助了我们减轻生活的压力。”
为老人洗脸
进入老人家里,田阿姨第一件事就是洗手。“阿姐,我需要先查看一下阿婆和您的核酸检测报告。”确认检测结果后,田阿姨便立即开展服务。
“阿婆,我帮你洗脸擦身啊。”端上一盆温水,田阿姨用手试了水温,就开始麻利地为老人洗脸、擦身、洗脚、换衣服。回想起3月底的一别,她以为是短暂的离开,没想到却是两个多月分离。“一复工,能够出来了,让我很开心,真的想早点过来。”
疫情期间,田阿姨通过电话一直与自己服务老人保持联系。“问问他们好,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会指导一下家属应急处理一些情况。”她说。
进老人家之前进行消杀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上门服务的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和社区的各项防疫措施,护理站切实承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有序服务老人。护理服务人员实施每日“1次抗原+1次核酸”检测,每日开展服务前进行抗原自测,并将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抗原自测结果上报护理服务机构。区医保局运用大数据比对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护理人员每日1次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检查。“护理人员进入小区要扫场所码,进行测温。”中侨护理站站长、主管护师胡幼东介绍。
机构准备了防疫物资
恢复居家护理,田阿姨所在的护理站也加强护理人员和护理服务的日常管理。恢复服务前,机构及时排摸了护理人员和服务对象情况,细化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并上报区医保局备案。护理站还每天定时检查护理人员核酸和抗原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备齐日常服务所需的防疫物资。“为了避免感染,我们要求我们的护理员早中晚三餐必须在家完成,她的路径只可能是老人家或自己家,除此之外的外出必须要和公司报备,并且要签订健康承诺的。”中侨健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媛表示。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7月1日起,普陀区分层分类、有序推进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区内80周岁以上重度失能老人作为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恢复后首批服务对象,目前全区已有约3000名老人重新享受到长护险居家服务。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逐步扩大恢复服务范围。
记者:易雯
编辑:王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