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文正本苏人,范仲淹与苏州文庙府学碑刻拓片展精彩亮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3 21:28:3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83    评论:0
导读

近日,苏州碑刻博物馆举办“文正本苏人——范仲淹与苏州文庙府学碑刻拓片展”,向市民游客展示馆藏苏州文庙府学从宋代至清代的历史碑刻近七十方,以期最大程度地反映范公遗泽与苏州文庙府学风雨兼程近千年的历史。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

近日,苏州碑刻博物馆举办“文正本苏人——范仲淹与苏州文庙府学碑刻拓片展”,向市民游客展示馆藏苏州文庙府学从宋代至清代的历史碑刻近七十方,以期最大程度地反映范公遗泽与苏州文庙府学风雨兼程近千年的历史。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为北宋一代名臣,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其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著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北宋景祐二年(1035),在家乡苏州担任知州的范仲淹,以其博人的胸怀和远见卓识,捐南园宅地兴办苏州文庙府学,开创左庙右学的规制。自此之后,苏州社会风尚由崇武渐化为尚文,为东南开世代文风,姑苏文化从此昌明而成为礼仪之邦。

除了在苏州兴办学校、发展教育,范仲淹一生都与家乡保持着密切地联系,从早期治理水灾、到晚年设立范氏义庄,或者从范仲淹诸多咏写苏州的诗篇中,都能一次次地感受到他对故乡的特殊情感,及其留下的丰厚精神和文化遗产。

苏州碑刻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范仲淹与苏州文庙府学碑刻拓片展”共分为“文正本苏人”、“庙学修葺”、“立德系礼”、“学田养学”、“遗泽后世”五个章节,分别从范仲淹生平、苏州文庙府学创办与历年修缮、学校教学理念、学校物质供给、教学成果及影响等方面,向大众介绍范文正公与其创办的苏州文庙府学。

本次展览展出了包括范文正公遗像碑、范仲淹神道碑、苏州府学之图碑、吴郡重修大成殿记碑、平江路重修儒学记碑、诏书加封大成碑、观德碑、乡饮酒碑铭碑、平江府添助学田记、苏州府学义田记、苏州府儒学题名记等多个重要的碑刻作品,不仅讲述了范仲淹对苏州的巨大贡献,也展示了苏州府学风雨兼程近千年的历史。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了解范仲淹、了解苏州文庙府学,展览设计了范公生平大事记、范公生平小故事、文庙府学大事记、府学老照片集锦等四大部分辅助版面,生动而又形象地向大家展现了范公风采与苏州文庙府学的沧桑历程。

此外,苏州碑博还结合展览内容,开发了相应的文创产品《赵雍楷书义田记》字帖。《义田记》记载了范仲淹购置良田千亩,以养济族人的历史,彰显了其“先忧后乐”的无私精神。元至正十年(1350),范仲淹八世孙范文英邀请赵孟頫之子赵雍书写并刊刻成石。赵雍此碑以楷书为基础,偶带行书笔法,线条凝练,结体方正,字体圆转遒丽,与其父楷法非常相似,是赵氏书法的杰出代表。

据悉,本次展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将持续至8月28日。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在线参与活动,也能前往现场近距离观摩展品,享受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剑钧 通讯员 纪迪

校对 盛媛媛

 
关键词: 苏州文庙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920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