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前面说了,《猎鹰赌局》真正的排序该是:《赌局》-《狼牙》-《紫烟》-《群狐》-《追杀》-《银雕》-《海神》。之所以后来成了《紫烟》-《群狐》-《银雕》-《赌局》-《狼牙》-《追杀》-《海牙》,可能是编辑觉得按可读性,《紫烟》《群狐》《银雕》这个故事最好看,也最精彩。
把最好的放在最前面,可以吸引读者,《银雕》是这七部中最出色的;但是《银雕》需要承接前面那两个故事才能让人看明白。所以便有了现在的排列。
如此,我也写《紫烟》吧。
古龙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大量地引入推理,因此很多人把他的小说当作侦探小说来看。他的《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在推理论证上,很是成功;这两个系列的小说,武功的作用还是很大。而《猎鹰赌局》,则推理占了六成或七成(不是每一部都一样)。
下面我来详说《紫烟》中的疑阵布局。
神秘组织杀了姑苏白家一家70余口人,白家妇女惨遭先奸后杀;少夫人红红因令狐远的偶然到访而幸免遇难;红红为报家仇,委身为妓,意在引诱凶手杀人灭口。
凶手杀了白家众人后,也在找寻脱难的红红。可红红身边有一明一暗两大保镖(明的是令狐远,暗的是护花使者程小青),明着下手肯定不行,只能用智。
凶手见红红“以身作饵”,决定将计就计;最终,他杀了红红,嫁祸程小青。
济南知府潘其成、总捕头刑锐和刚到的刑部总捕凌云峰,坐在窗前,看到屋外的紫烟。三人迅速赶到紫烟燃起的地方,三人赶到的时候,放紫烟的人已经不在了,在餐桌上留下了吃剩的东西。
三人为何如此紧张紫烟?原来,济南城有五次发现紫烟,紫烟过后三天内,必死一个名人,已经死了五个了。
凌玉峰是刑部特派来侦察此事的。他看了下那人留下的桌面,发现那人是个左手将,爱吃酱豆腐-----看官,这是第一个伏线。刑锐和潘其成不是傻瓜,为什么之前都没有发现?他凌玉峰二十多岁,经验比五十多岁的济南总捕刑锐强那么多?从面的文字看来,这二人也是成了精的人,会一直没发现?一次、两次罢了,五次之多,都会错过?
凌玉峰一来,就发现了济南府查了很久也没查到的东西,一个可能是他聪明绝顶(看到后面他明显不是这类人);一个可能是他事先就知道,并且有意带领众人朝某一个方向走。
凌玉峰在看了紫烟现场后,突然问邢总捕:以前有次杀人的庙里,供的是什么?
邢总回答说:财神。
这是第二个伏线了。凌玉峰想让大家把济南的凶手和财神联系在一起,意图嫁祸“财神”。
这应该是他所在组织所计划的事了。“财神”风头正劲,庙里供的菩萨,不外乎观世音、财神、土地爷、如来佛之类的,找一个供财神的庙杀人是很简单的事。
一个年轻人天刚亮就坐在红红所居巨宅旁边的小面馆吃面。他看到宅子侧门走出一个人,上了轿子,马上跟了过去。
当天,城中富豪钱月轩被杀的消息传遍了济南。凌玉峰、邢锐都到小面馆来问询。问着问着,早上吃面的年轻人很可疑:他吃东西是用左手的。
凌玉峰整合了一下已知的资料,得出结论:凶手是个惯用左手的年轻高手。刑部有这些杀手或高手的资料,很快查了出来,程小青,来济南二十多天了;他到达后的第三天,发生了第一桩紫烟杀人命案。
这是第三个伏线:济南府死了五个富豪的背景,他凌玉峰知道的比济南六扇门的人要多很多。
很快得知嫌犯程小青,关二关玉门的外甥。江湖传言,他和红红青梅竹马,红红自幼与姑苏白家订亲,二人无奈分手;白家被灭门后,红红回了娘家;程小青想重修旧好,他母亲不同意;于是,红红就去做了妓女。
红红在济南宴客,连续六次,夜晚留宿的人,被杀了;第七次宴客的三位客人,一个是凌玉峰,一个是关东参客冯宝阁,一个是云大师。红红那晚挑中了凌玉峰。
替红红介绍客人的中间人是聂小虫,聂小虫却同时受凌玉峰驱使。在聂小虫向凌玉峰复命时,总捕邢锐想拿下小虫,被凌玉峰杀了。这又是一条伏线:凌玉峰迫不及待地杀了邢总,他是害怕邢总发现了他的秘密。
晚上,凌玉峰去了红红住处后,次日早上天刚亮时,潘其成和聂小虫待在对面住处的亭台上。二人看到紫烟在对面的巨宅中升起,潘大人施展轻功飞了过去;不久,聂小虫听到惨呼。
红红死了,程小青拿着刀子站在她旁边。事后,程小青被判秋后处决。
我们是知道结局的人,我们都知道程小青不是杀害红红的人。那六个夜晚留宿红红香闺的人,是程小青杀的吗?
当然不是了。这六次,都是凌玉峰和他那个神秘组织所为。那死去的六人中,有一个叫宋天令的人,过去是劫镖大盗,有很多钱;这个人和他的钱,可能是组织要杀的人;至于其余五个,也许是适逢其会,也许是要杀的,谁知道呢?
至于钱月轩死的时候,小青为什么会在那附近,拜托,圈套已经做好了,他不在就不会杀的;至于他,深爱红红,只是想去看看昨晚留宿的人长什么样而已;他这是一个正常的年轻人的心态。
而凌玉峰就是要利用他的心态。红红死了,他舅舅要带他走,他把自己的手腕砍了。
红红矢志报仇,死了,算是求仁得仁。古龙的小说,总是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有些疑虑,他不会告诉你答案是什么。比如说,杀害红红夫家的人,是凌玉峰一个人做的呢,还是他们所在组织中人一起做的?凌玉峰在杀人采花时,无疑是戴了面具,不会让人看到真面目的;那么,红红所说的那道“比蜈蚣还长的疤痕”是在白家时受的伤(如果是在白家受伤,那就是令狐远砍的,所以她知道他有道疤),还是之前就有?
这些,都留给读者去体会。《紫烟》结局后,还来个“余韵”:中秋、黄菊、红酒,潘其成和凌玉峰对酒。
几十个字,体现出无限的激情。
那么,到了《群狐》,为什么潘其成会想向卜鹰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