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内地互联网上有一种说法,香港富豪胡应湘给内地捐了500多亿,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不过这个捐并不是跟慈善基金捐款一样,或者说这并不能说是捐,应该是投资而已。
这是什么意思呢?胡应湘是香港合和实业的老板,他自己也是世界有名的建筑大师,很多大项目都是胡应湘自己设计的。胡应湘绝对是一个爱国的企业家。
胡应湘是广州花都人,他的父亲胡忠很早就在香港成功,成为了香港有名的计程车大王。年轻的时候,胡应湘成功考入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这是世界著名的大学,连爱因斯坦也曾经在这里教书。
毕业之后,胡应湘曾经遍游美国,被美国当时快速发展的基建而震撼。回到香港之后,胡应湘帮父亲打理生意,看到香港房地产快速发展。他建议父亲也开始投资房地产。当时他们父子买了一块地皮,准备修建停车场,方便自己家里的计程车停放。
看到房地产发展迅速之后,胡应湘干脆在建成了一栋高层住宅,上面是住宅,下面是停车场。这个项目胡应湘获得了成功,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胡应湘顺势成立了合和实业。
合和实业在香港成立之后,发展十分迅速。到了1972年合和实业成功上市,当年的利润已经高达5000万了。随后合和实业市值增长很快,利润也是不停上涨。这个时候胡应湘的事业比李嘉诚还成功。
1978年,胡应湘受到霍英东的邀请,一起到内地考察,当时李嘉诚也一起同行。胡应湘到了广州之后,发现广东作为经济改革的桥头堡发展太落后了。胡应湘曾经考察过美国,他知道如果要发展经济,基建事业必须发展起来。
于是胡应湘就拉上了李嘉诚等人一起发展了中国大酒店。当时这个项目由胡应湘牵头,李嘉诚、郑裕彤、郭得胜、冯景禧一起合作,总计投资了20亿。因为胡应湘最年轻,于是由他牵头管理。
当时这个项目就建在流花路广交会的对面,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广交会。在胡应湘打理下,项目用4年的时间就赚回了全部的成本。在回收成本之后,胡应湘等人就把酒店交给了广州。自己一分钱都没有做。
在经营酒店的时候,胡应湘发现内地的电力供应非常不足,酒店常常无故停电。于是胡应湘又投资了100多亿在东莞沙角建了两个电厂。这两个电厂采用的都是BOT模式,也就是特选经营模式。
这也是为何后来有人说胡应湘是捐款给内地的原因。因为这种模式投资之后,项目并不是属于你的,你只拥有一定时期的特许经营期限而已。经营期限到了之后,不管是赚钱,还是亏损,你都必须把项目交给国家。
东莞沙角电厂是胡应湘亲自设计,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就建起来的。这个项目曾经为广东提供了25%的电力,可以说为广东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之后胡应湘又陆续投资了广深高速等四条高速公路,其中仅仅广深高速就花了170多亿,而项目也都是用同样的BOT模式来合作的。广深高速被誉为广东经济大动脉。当时投资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内地没有那么多车,建这样的六车道就是浪费,建一个四车道就够了。胡应湘却认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连六车道都不够用了。
胡应湘的眼光还是非常超前的。另外胡应湘还投资发展了深圳皇岗口岸,另外还有虎门大桥。虎门大桥建成之后,东莞跟南沙就打通了,深圳到广州就可以省下很多时间。这些项目都是采用BOT的模式。
很多人可能会说,那么这样就不能算是捐的,毕竟胡应湘也是拿回了成本,或者小规模盈利。可是很多人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机会成本的问题。如果胡应湘在80年代就把资金投资到房地产,那么如今他得赚多少倍。
毫不夸张说,如果胡应湘去投资房地产,如今身家至少是2000亿以上。胡应湘把自己的资金跟精力都放在这些项目上面,赚钱的生意自然就耽搁了。胡应湘不是没有能力去赚钱,也不是没有眼光而赚钱,基本上他自己放弃的。
胡应湘认为钱到了一定程度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过多投资房地产,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没有发展,还是投资基建生意更有意义。于是胡应湘才这么做。所以说胡应湘给内地投资500多亿并不正确,可是他做的事情也是非常值得我们佩服的。
事实上胡应湘在内地贡献,可以说完全不输给霍英东的。2年之前,深圳成立40周年的时候,还是评选了40个对深圳贡献最大的人物,里面包括了科学家、企业家等等,胡应湘也是名列其中。可以说这个奖项也是对胡应湘最大的肯定。
胡应湘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了,他想到内地经济会发展起来,却想不到可以这么快发展起来。胡应湘说他们本来预计要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可能需要100年的时间,可是内地却只用了40年就发展起来,绝对是非常值得高兴跟佩服。
当然内地可以取得如此的成绩,背后就有胡应湘、霍英东、包玉刚等香港企业家无私的贡献。其实有的时候,付出精力可比捐款出来更值得我们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