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香港的士大王的儿子,却偏偏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1991年成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2019年位列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349位。他是土木工程专家,也是建筑师,国内许多大工程都经他之手审定。他就是合和实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胡应湘。
说起胡应湘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提起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开始动工,2018年10月24日通车,全长55公里,成为了连接茫茫伶仃洋上的通途,是将来连接大陆和港澳的重要交通纽带。然而,早在1983年,胡应湘就提出了建设港珠澳大桥的计划,但是两次提出,遭到两次反对。因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会大大降低码头的盈利,损害了一些商人的利益,为此,胡应湘甚至遭到威胁。但他并不为所动,他认为建设一条连通粤港澳三地、服务大湾区民众生活、造福经济发展的大桥,是关乎国家发展大局的事情,是会引起世界瞩目的项目。因此,胡应湘联合何鸿燊、李兆基等人,推动港珠澳大桥项目的启动。
除了兴建港珠澳大桥,胡应湘前半生的经历同样精彩。
1935年,胡应湘出生于香港,是香港的士大王胡忠的儿子。生于富贵之家,胡应湘本可以无忧无虑地长大,然后接手家业,做个“一般”的有钱人。然而,他并不按照既定的“剧本”走,而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虽然家里很有钱,但胡应湘依旧刻苦读书,考取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回国后,他努力积累经验,并于1969年成立合和实业。当时,父亲的车队车库紧缺,胡应湘就以建筑师的眼光,提出投资地产,买地盖楼出售,而底层则作为车库,这样既能解决车库的问题,又能通过售卖楼房赚钱。
事实证明,胡应湘的这一次投资是成功的,不但让胡家资产更上一层楼,同时胡应湘从中表现出的过人的眼光和实力,也为他转向房地产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2年,合和实业成功上市,截至2006年,总市值达244亿港元,成为香港榜上有名的大富豪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创业成功、身价百亿的胡应湘,再一次打破了既定的“富豪剧本”。他说:“赚多赚少,不及见到祖国兴盛重要!”
因此,从80年代开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胡应湘,便成为了改革开放后率先投资大陆基建的实业家。
1980年,在考察了大陆的旅游业后,他决定邀请李嘉诚、郑裕彤等有名港商,在广州集资兴建大陆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广州中国大酒店。尽管当时很多专家都在质疑胡应湘的决定,认为在大陆建五星酒店稳赔,但胡应湘认为,中国的发展肯定越来越好,建一家大酒店,会刺激旅游业的发展,让祖国有途径争取外汇。1984年,中国大酒店建成后,印证了胡应湘的想法,在建成后的首五年,都是全中国赚钱最多的酒店。因此,在采访时,胡应湘告诉媒体:“有时候不要相信‘专家’的话!”
1981年,胡应湘和广东公路建设公司签订虎门大桥合建意向书。1991年的5月,虎门汽车渡口开始运营后,发现运力不足,虎门大桥的动工迫在眉睫。1997年6月9日,坐落于广州南沙与东莞虎门之间,横跨珠江狮子洋水域的虎门大桥正式通车,对加快珠江两岸城市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虎门大桥作为珠江两岸重要的交通枢纽,大桥上车辆络绎不绝,因此收益也颇高,多的时候甚至达到日收益300万。然而,胡应湘并没有独享这项工程带来的利益,而是在收回成本后,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国家。
除此之外,广深高速公路、广珠高速公路、沙角B电厂、C电厂、深圳皇岗边检综合检查站等,都是胡应湘在大陆倾尽心力投资并审定的项目,为改革开放和粤港经济腾飞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广深高速公路
沙角B电厂
同时,他还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
几十年来,胡应湘给内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捐赠,鼓励了大批学子发奋读书。他不但在家乡花都捐资建设了顺天小学,还向广州科技进步基金会捐资1000万港元、向花都捐资1000万人民币作为教育基金,更以父亲的名义,在广州培正中学捐资1000万港元兴建胡忠实验楼。
此外,他还关心母校的教育事业。1996年,胡应湘以私人名义,一次性向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捐款1亿美元,作为学校的教育基金。除了普林斯顿大学,为纪念父亲,他向温尼伯大学捐赠100万元加币,成立了胡忠奖学金基金,用以资助来自花都的学习勤奋且有领导能力的学生。
本是富二代,却坚持自己创业;本该是利益至上的商人,却心系祖国、关心国家利益,助力祖国经济、教育发展。这是胡应湘和别的富豪不同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精神。香港金紫荆星章、获选“深圳模范人物”,胡应湘得之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