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从恰笨到居笨,不愿被所萨满威胁的草原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5 22:56:2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335    评论:0
导读

导语:自古以来,宗教信仰就紧紧的与民族历史交缠在一起。西方的"耶稣",印度的"释迦摩尼",中国的"三清",但在历史的演变中,宗教信仰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比如处于乱世的南北朝,他们有本土的道教信仰,也有人对外来的佛教带着崇敬,千人一面,人

导语:

自古以来,宗教信仰就紧紧的与民族历史交缠在一起。西方的"耶稣",印度的"释迦摩尼",中国的"三清",但在历史的演变中,宗教信仰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比如处于乱世的南北朝,他们有本土的道教信仰,也有人对外来的佛教带着崇敬,千人一面,人各不同。而到了唐朝,佛教并未流行到遥远的吐蕃王朝,那么后来的"藏佛"是从何而来?当时的赞普——松赞干布不远万里求娶文成公主是否也与此有关?这和尼泊尔后来成为吐蕃的附属国是否有个中缘由?

什么是恰笨

早在文明尚未开化的石器时期,原始人因为地壳运动与风云变幻所带来的自然界灾害,逐渐意识到自然同人类生活的利害关系,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与迷信,人们开始对自然进行崇拜与献祭,于是便逐渐产生了最原始的"自然宗教",也就是当时西藏流行的"原始苯教",这也正对应上原始苯教的信仰——"万物有灵"。

在那时,牲祭,血祭甚至活祭是非常普遍的,这就是原始的"苯教"。

当时的原始苯教和在印第安部落所崇拜的"萨满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某些学者也认为,原始苯教是一种罕为人知的古老佛教

恰笨的早期与后来的臃肿笨教实际并不能画上等号,辛饶弥沃佛从象雄至吐蕃传教时,改革了原始笨教中很多愚昧血腥的习俗,由此创立雍仲笨教,又分为早期的"恰笨",以及后期的"居笨"

改革之后的恰笨舍弃了原始的血腥献祭,与萨满教传统,开始引入新的制度规则与记录,严格的保持着雍仲传统。而当松赞干布引入佛教并创造了藏文字,使得苯教与印度佛教互相影响融合。于是从这里开始,恰笨正式开始衰退,新的苯教——居笨开始由原始献祭教派向另一端进化。

图为——苯教的五色世界观

恰笨与佛教的恩怨

早期"恰笨"在止拱赞普时期达到极盛,甚至威胁到了王权。松赞干布为了抑制这一情况,便由唐朝,尼泊尔等地方引入佛教,为此还求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为妻,从此,"恰笨"由盛转衰。

松赞干布最开始把目光放在了作为佛教起源的古印度,也正是尼罗婆尺尊公主所在的尼泊尔。

当时原始佛教经历了佛陀入灭,内部由于对教义理解的不同而产生分裂,也就有了后来出现的上座部与大众部,这其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分支与别部。

于是松赞干布便从分支中引进了"宁玛派"这一佛教分支,传入吐蕃,因为后来和苯教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既改变了苯教也改变了佛教,这便使得藏佛早已与古印度最开始的释迦摩尼佛教有所不同。

这边是后来的藏传佛教,或者叫喇嘛教。

可以算是早期"恰笨"与后期"居笨"的分界线,此后佛教与苯教互相冲突,斗争惨烈,一时难分伯仲。

松赞干布如何引入佛教

松赞干布求娶的两位妻子,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友好交流的象征,更带着当时松赞干布用来稳定王权最需要的——佛教信仰。

图为——文成公主入藏

贞观十五年也就是公元641年,江夏郡王李道宗护送女儿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的到来不但带来了被后世所赞颂的农耕与汉文化,还带了十二等身的释迦牟尼像,各类经书,珍宝等作为嫁妆。

而于她先一步嫁入吐蕃的尺尊公主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她入藏的时间,只能根据时间推测松赞干布在16岁便迎娶了这位来自尼罗婆古国的公主,也就是公元633年。

尺尊公主的带来不但带给吐蕃佛像,经书,更重要的是她作为一个媒介,对松赞干布打开了尼泊尔佛教密宗的道路。

实际上,在松赞干布在位期间,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和苯教的抵制,佛教始终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最终的兴起是在赤松赞普时期

但是,松赞干布引进佛教所带来的影响和打下的基础是不可估量的,作为第三十三位赞普,他的下一任却并不是他的儿子。早在松赞干布去世之前就先送走了他的亲子,他只能把目光放在自己的孙子芒松芒赞上。

从小芒松芒赞便被松赞干布及两位公主教导佛教信仰,这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兴起与芒松芒赞从小所受的熏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松赞干布在位时为佛教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前面说到,因为尺尊公主的带来为松赞干布打开了古印度密宗的道路,松赞干布死后,,因从小受到的影响,第三十四位赞普——芒松芒赞也一直派遣使臣去往尼泊尔,邀请密宗大师前来传教。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三十七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755年开始,吐蕃才终于从古印度——尼泊尔,也就是佛教的发源地请来了密宗大师莲花生,阿底峡等传教,佛教终于在吐蕃境内传播开来。

当时君王的大力推崇,使得苯教教徒大为不满,在赤松德赞的主持下,莲花生同苯教代表进行了理论,因为苯教没有成型的教义所以在与莲花生的辩论中落败,至此,佛教被赤松赞普认定为国教,并开始大肆打压苯教,使得苯教逐渐向地下和边远地区。

随后不久,汉传佛教的禅宗也辗转传入了吐蕃,形成了相当大的气候,但禅宗僧人摩誡衍在同密宗大师们的辩论中败北,至此禅宗退出西藏宗教。

但是影响已经形成,藏密宁玛派最高教理大圆满法和噶举派最高教理打手印法中都有禅宗思想的影子。

松赞干布与两位公主

图为——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617-650,吐蕃的第三十三位赞普。

创造藏语文字,引进了佛教,改善了吐蕃的畜牧生活,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吐蕃第一位赞普,实际上在他之前早已有了三十二位统治者。

早在止贡赞普时期,苯教对王权的影响已经越过了相安无事的那一条线,在那时的吐蕃,对苯教信仰早已超过王权,赞普也不再被认为是天神之子。

后来止贡赞普在一次比武中被受害,两个儿子也被流放,一直到后来他的儿子夺回王权斩杀了敌人,才将止贡赞普安葬的地点从雅鲁藏布江转移到了历史上第一座赞普陵墓中。

当时苯教的势力影响也是使松赞干布求娶两位公主的导火线,他急需另一个教派来与苯教所制衡。于是塔库里王朝的尺尊公主和李唐远支宗室女的文成公主,就这样嫁入了吐蕃,为藏传佛教的历史上画出一个开端。

图为——尺尊公主

尺尊公主,死于649,来自古印度佛教的发源地——尼泊尔境内的古国尼婆罗。

图为——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来自信仰佛教禅宗的大唐。

而话虽如此,但他们却不是松赞干布唯一的妃子,松赞干布唯一的儿子便是蒙萨菲妃所生。

所以在共日共赞先他一步去世之后,他便只能把目光放在他孙子的身上,于是芒松芒赞在松赞干布死后即位,成为了第三十四任赞普。

因为两位公主为传播佛教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民间有两位公主是菩萨流下的两滴眼泪的传言。

也许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只是唐朝为了体面而编出的一个个故事,而史书记载上少之又少的尺尊公主确实是松赞干布的第一位王后,尼罗婆最后也变成了吐蕃的附属国,但是传说中为了公主迁都和建筑宫殿莫过于无稽之谈。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的种种行为无不证明他是一个难得的英明君王,那些后世为了推崇爱情故事而编造的仿佛这位赞普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爱情,建造的大小佛寺,迁都,实际上只是为了稳定王权,两位公主嫁入吐蕃所带来的价值意义远远超过了"公主"这个身份的价值,他们被写进藏传佛教的历史,被看作佛像的化身。

松赞干布作为"吐蕃三法王之一",和他的两位公主一起永远的留在了藏传佛教的历史之中,成为了西藏教宗心中的信仰。

 
关键词: 草原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745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