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中山路的“青岛大包”
青岛人可谓老少皆闻
94、95年是其鼎盛时代
一到饭点,买包子的队伍“首尾不相望”
随着一锅热气腾腾的包子新鲜出炉
满街飘香,是最朴实的美味
时光流转,还是那条中山路
王姐家烤串摊子依然火爆
劈柴院的豆腐脑仍旧美味
然而青岛大包渐渐已被人们遗忘
消失的变成了故事
留下的成为了标签
中山路与大包子的故事
现在还记得的有多少?
▽
【缘起】
和如今各大酒楼里打出的名号不同
真正懂行的老青岛们都知道
能被称作大包“正统”的
只有曾经青岛饭店楼下的那间红绿门头
1996年,青岛饭店的三鲜大肉包
入围“青岛十大地方特色小吃”
同年旗下“青岛大包”正式开业
凭着个大松软、馅鲜肉嫩的特点
国营出身的青岛大包迅速走红
门头鲜明的分店几乎开遍了整个西部
当年的中山路商圈吃饭的地方不多
肯德基、苟不理、馅饼粥、青岛大包
并称中山路餐饮界的“四大金刚”
那种肉嫩馅足,咬一口就满嘴流油的味道
很多人甚至坐上10站公交
只为买上几个中山路的青岛大包
作为最早一批打出名气的本地连锁品牌
当年的青岛大包还是非常牛气的
开遍人气鼎盛的西部商圈
怼过青岛的第一家肯德基
看看当年万人空巷的中山路
昔日峥嵘至今仍为津津乐道
【没落】
然而,和很多走入连锁怪圈的老字号一样
青岛大包的风光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
由于很多市民反映青岛大包质量下滑
2004年,市财办、市饭店和烹饪协会
摘掉了青岛大包的“特色招牌”
此后,大包销售网点开始出现剧烈萎缩
很多加盟者由于难以维持经营相继转行
随着各个分店的亏损,分店一家家关闭
记得是09年前后,中山路最后一家老店
也独木难支不得不得关门歇业
原址空置多年,店员说重新装修后再开
随着一家火锅店盘下了这间门头
食客们都知道,曾经的青岛大包
算是一去不复返,彻底消失了
【老字号】
现在,青岛大包的名号早已不复当年
不少曾经的大包员工却走了出来
或是自理门户、或是入驻酒楼
他们大多扎根西镇等老城
成了一间间平价而又味美的社区食堂!
▽
大邱大包
大邱大包的名号在西镇有些年头了,老板的母亲过去曾是国营时代青岛大包的员工,老板从母亲那学了手艺,开了这家包子铺。
作为快餐包子铺来说,大邱的门头已然不小,一走进店里,明亮整洁的装修就让人感觉舒服!
店里十来种口味的包子,价格从2元到4元不等,人气最高的是海藻肋排大包,咬上一口汤汁四溢,细碎的馅料里掺着大块的肋排肉,吃的十分过瘾。三鲜包也是老板的特别推荐,很有当年青岛大包的风格!
地址:市南区汶上路3号
云阳野菜大包
位处郓城北路市场附近,到了一眼就能望见野菜大包的门头。环境一般,只有两张吃饭的桌,包子有十几个品种,价格也从1.5元到3.5元不等,特色是各种野菜包。
看似简陋,这家基本没有任何装修的包子铺来头却不小。老板最初曾是大包的员工,后来退休前还去香格里拉任过大厨!登过报、上过榜,很多老饕都慕名而来,就为只这一口地道的野菜包。
荠菜和山菜大包是店里卖的最火的!颇有当年青岛大包里叉烧包的风味,一天500个 卖完可就没了!想吃得赶早~
地址:郓城北路1号
林记包子铺
和青岛大包堪称同时代的店,成名于90年代,一家20多年的包子老铺!和当年的青岛大包一样,很有老式国营饭店的影子。
虽然店名号做小笼包,但这里的小只针对蒸笼。包子个顶个的足有两拳大小,分量非常的足!面皮筋道、馅料带汁,那个香啊!其他包子铺的猪肉馅简直没法比~价格也不贵2块5一个!
大虾包、芸豆包是店里的特色。大虾包的虾仁肉眼可见 都是二两重以上的白虾,吃起来很爽!友情提示:地方特难找,必须有老司机带路!
地址:河北路6号(近天津路)
【写在最后】
虽然很多冲着青岛大包名气来打卡的普遍评价没有那么惊艳。不过对很多老青岛人来说,从小到大饿了来一个青岛大包可能已经是过去一段岁月的象征和延续了,怎么吃都觉得好吃。
转自在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