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事文案工作的朋友大概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当你深思熟虑拟定了一个题目和纲领后,随着材料搜集整理工作的推进,又会有许多更好的灵感涌现出来,待到真的着手操作时,便基本达成了一个现阶段的最佳方案或思路,从而拓展甚至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题目和纲领,而其效果往往不错,甚至偶尔会有回头看时,自觉不可思议之感。
慢一点,让灵感跟上思维的脚步生活中我们总是说:慢一点,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就是这个道理了。所谓行稳致远,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慢工出细活,说的是把最初的灵感和思路交给你的潜意识去深加工,同时用显意识准备素材、搜集和整理材料。两者在一开始的时候往往并不能同步;不要在意,你可以再等一等。然后,随着时间和磨合的积累,潜意识与显意识必然会默契起来。毕竟,两者同属于一个主体不是吗。
好了,切入正题。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晨(随笔)1、最少两天了,企鹅国暴乱成为新闻头条。(可以考虑今晚创作就用这个题材?)
2、联想之联想停更了?是不是可以联想一下联想了?
3、听书中。关于“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值得一说:“以何眼观世界,观到何种世界”,可以引申到生活和工作中诸多方面,是个好题材。
4、苏格拉底:“我所知便是我无知。”
5、今天起要增加单项工作进展台账。
6、评说电影和神剧似乎很热,可以考虑。
7、与日常生活及工作相关的素材要注意收集和储备了,这里面有很多素材。
8、工作中那些不敏感且为老百姓做实事的部分可以深加工。
9、已经有的素材或者作品,要有持续深加工和拓展、开发利用的准备。
10、今天起,工作时间只想工作,依然是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加班的事情随机,不必纠结,需要就加,不需要就回来创作;推掉所有可有可无的饭局酒宴,还有什么比今后毕生的事业奠基更重要的事情呢;创作这件事情,不要停。
11、脱口秀模仿到创作、中医和养生学习加感悟、其中话题可以随机发挥,引申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12、投资栏目早晚是要作为重点项目推出的,这个话题虽然我拿手,但是需要视频技能及最新政策、形势的材料收集整理,还需要一个过程。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晚开始创作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软硬件及相关操作还是有点麻烦了,慢慢来,磨刀一误砍柴工。
哲学系列是可以严重考虑的方向。一是我喜欢,二是话题、门派、著作和名家实在太多,三是永远说不完。哲学这个东西,可深可浅、可雅可俗。
古人谓之“形而上”,真正的哲学,西方人是不会明白的;“哲学”这个词汇是日本人翻译的,在那个西学鼎盛的年代,国人很自然地就接受了;然而他们也许并没有深究?西方古代的那些哲学,大多是“物理哲学”吧,作为科学的前瞻这个定位是准确的,但是与我们的老子们相比就差远了,最多就是达到了王阳明的“格物”境界吧。
2022年2月10日 星期四 晚果然万事开头难。
如何在集中精力投入工作辛苦一天后,迅速将思路和灵感切换到创业中来,好像并没有什么现成的方法。只能是慢慢找到那个节奏,让潜意识掌握某个开关,也许就水到渠成了吧。
无论如何,工作和创作之间需要一个过渡,这大概需要某种仪式感。比如晚餐、小酒和奶茶,然后是“微调开关”,比如构思一下今晚创作题目和思路;然后打开电脑,打开文件夹,不看微信;看一眼今日股市行情,找一下盘感,切断工作思维;关掉行情软件,开始创作,进入状态,切换成功。
状态达到最佳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和创作完成后的成就感来支撑,所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好吧,说什么呢,开始吧。
思路:
1、综合自身条件及其他诸如时间和经验等因素,不宜追求难度过大的开始,所以决定以图文创作为开头。
2、经验不足的前提下,当以务虚、生活、远古等远离时政的素材为核心。
3、最重要的完成第一篇。
栏目与题目:
1、(日拱一卒)学习笔记、模仿加发挥?
2、(股民老黄)学习、心得与实践,预期而非预测。
3、(郁人日记)十几年前开始的这个系列已经有很多素材,可以挖掘。不必有时间顺序,随机排列。
4、谈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比如无效社交。
5、对于时事政治也是可以说的,但不要抢风头,不要轻易断论,让子弹多飞一会儿,延后评说,深入剖析,另眼相看,精准定位。
6、(哨兵工作室)这个可以有。
7、(祥讽时喻)以脱口秀、民间故事、段子笑话、儿歌、神曲为“引子”,以针砭时弊、出谋划策为“内涵”,是为祥讽时喻。
8、大美昆明、大美云南。
9、情感生活,你侬我侬,杏梢红浅,爱与性。
10、好吧,最后的想法怕是要最先实施。——“生生活活”,这个话题最适合操作。再细分,就是“创业纪”。
好了,题目有了:
平台名称:凤凰社。
第一个大项:生生活活。
第一个子项:创业纪。
老司机,开车!
创作完成于2022年2月16日晚21:46时。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