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北京前门37处会馆旧址将吸引驻京办、商会等社会力量进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3 14:31:2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353    评论:0
导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瑶 邓伟 7月6日,东城区发布《关于进一步焕发东城区会馆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提出将把会馆建成历史文化精华展示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馆;并将对前门东区37处会馆旧址“一馆一策”活化利用,吸引各地驻京办、商会及其他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瑶 邓伟

7月6日,东城区发布《关于进一步焕发东城区会馆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提出将把会馆建成历史文化精华展示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馆;并将对前门东区37处会馆旧址“一馆一策”活化利用,吸引各地驻京办、商会及其他社会力量进驻,将其打造成各地文化交流互鉴的“会客厅”,集萃中华文化的“百花园”。

北京是会馆之都,其会馆历史至今已有约600年。东城区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56处,包括37处会馆类不可移动文物,集中坐落在前门东区。南北交汇、规模各异的会馆建筑,商贾文化、饮食文化、梨园文化等多元交织的地域文化,丰富了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内涵。

2021年下半年以来,颜料会馆、临汾会馆等陆续上演“会馆有戏”系列文艺演出,京城会馆里再现数百年前“听家乡戏”的生动场景。“‘会馆有戏’是会馆活化利用的第一步,立足会馆旧址和腾退空间,我们此次制定《若干措施》,并推出18条落地举措,希望能进一步焕发东城会馆的文化活力。”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18条落地举措中,东城区提出将分类研究37处会馆旧址修缮利用情况,对已腾退修缮的会馆旧址,加强资源整合与注入,对未开发利用会馆旧址,整体制定修缮计划与利用方案。具体来说,对于目前运行成熟的临汾会馆、颜料会馆,深化其“有戏”内核,打造前门东区会馆演艺生态圈。而对于韶州会馆、汀州会馆等尚未开发利用的会馆旧址,通过省市联动,引导支持各地文化单位、商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会馆旧址的资源开发与运营,打造汇聚优秀文化资源的平台。

会馆旧址的利用,既有整体的目标规划,又将“一馆一策”激化个性。“将以建成历史文化精华展示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馆、创意文化集聚示范馆、文化消费潮流引领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馆为总体目标,在统一设立评审和遴选机制基础上,与各方力量联动进行‘一馆一策’活化利用,例如具体到单个会馆上,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影视’‘文化+音乐’等的碰撞融合中生发出千姿百态的文化样态。”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东城会馆活化利用将更高程度、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汇聚全国优质文化资源,支持各地优秀文艺院团、特色原创文化产品、优秀戏剧、经典曲目等进入会馆旧址展演展示、交流合作,引入地域文旅、商业、科技等前沿展示项目,让其成为各地文化交流互鉴的“会客厅”。

值得一提的是,在会馆保护利用的红线和底线基础上,东城将吸引各地驻京办、商会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会馆建设,并且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将通过搭建统一、便捷、高效的会馆内涵挖掘与利用建设运营平台,打通资源、创意、市场全链条,推进会馆活化利用的协同创新、成果转移和社会共享。

 
关键词: 北京会所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2970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