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全球唱片业市场份额近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9 20:00:2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00    评论:0
导读

编译丨李禾子 校对丨李日晴 全文984字,阅读大约3分钟 在展示数据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看看近几年唱片业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2年9月,环球以12亿英镑(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百代,一并收购的还包括The Beatles的音乐在内的

编译丨李禾子

校对丨李日晴

全文984字,阅读大约3分钟

在展示数据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看看近几年唱片业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2年9月,环球以12亿英镑(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百代,一并收购的还包括The Beatles的音乐在内的诸多版权。

不过,拥有诸如David Bowie、Blur和Coldplay等大牌音乐版权的原百代旗下厂牌Parlophone Label Group,在2013年7月又被环球以4.8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华纳。

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在收购Parlophone的过程中,为了减轻财务负担,华纳又与欧洲独立音乐版权交易组织IMPALA以及数字独立音乐版权代理机构Merlin达成协议,同意出售价值2亿美元的歌曲版权。

背景介绍结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近5年(2011-2015年)里全球唱片业市场份额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吧。

全球市场份额

1.环球

2012年第三季度收购百代之后,环球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猛增了四分之一。这一年环球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1.7%(不过你仍然可以看到百代出现在了2012年的统计中),到2013年,环球的市场份额又增至了36.7%。

自那之后,环球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下降,且至2015年下降幅度超过了3%。2014年,环球市场份额为34.1%,2015年为33.5%。据估计,2016年这一数字还将出现下滑,如果下降幅度超过1%,那么其市场份额水平将于2012年收购百代时持平。

2.索尼

2012年环球收购百代事件几乎未对索尼的市场份额产生任何影响,这一年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为22.3%。2013年其市场份额仍保持在22.4%,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22.5%和22.6%。

3.华纳

2013年收购Parlophone Label Group之后,华纳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4.8%增至了15.8%。2014年又增长0.9%至16.7%,2015年则为17.1%。总的来说华纳的市场份额自2012年之后增长了2.3%之多。

4.独立厂牌

其实不管有没有Adele,作为环球收购百代的结果,独立厂牌都会持续繁荣(当时人们曾担心环球收购百代会导致市场不平衡)。2012年时,独立厂牌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为24%,至2015年已经增长了2.8%(增长幅度高于三大)。最大的增长出现在2014年,从2013年的25.1%增长至26.7%。

全球数字市场份额

鉴于数字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有必要将其单独列出。

1.环球

同样是在2012年收购百代之后,环球在全球的数字市场份额为32.6%,到2013年则猛增至39.7%。但那之后这一数字出现了下降,到2015年下降幅度达到了4.1%(2015年市场份额为35.6%)。

2.索尼

和上述情况相同,索尼在全球数字音乐市场的份额自2012年之后一直较为稳定。从2012年的21.5%至2013年的22.3%,增长了0.8%;2014年同样为22.3%,2015年则为22.4%。

3.华纳

2012年之后,到2015年的18.2%,华纳的数字市场份额增长了3.1%。增长明显的一年在2013年,随着收购Parlophone,其数字市场份额增长了2%。

4.独立厂牌

和索尼与华纳相同,独立厂牌的数字市场份额自2012年环球收购百代之后一直保持了增长。2015年其市场份额达到了23.8%,和2014年相同,并较2012年增长了1.1%。

然而,相比于三大,独立厂牌在流媒体领域的竞争明显处于劣势。不过近年来重新大火的黑胶和CD也给了他们发展的机会。

本文编译自MBW,数据来源Music &Copyright

 
关键词: 唱片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3715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