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茶客经常提起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但不知道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闽红功夫红茶之首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红茶,产于“中国茶叶之乡”——福安。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产区分布很广,以福安市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过程,注重保留其传统“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经过技术创新,主要生产工艺包括:
鲜叶采摘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坦洋采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
坦洋功夫红茶
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一般萎凋时间为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
揉捻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
坦洋工夫红茶
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吗,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分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高档的茶叶为了不影响其条索外形,还是需要人工解块。
发酵发酵是坦洋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色香味的品质特征。
坦洋工夫红茶
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
精制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功夫红茶”外形特征。
坦洋功夫红茶
经过这十八班工艺制作好的“坦洋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毫尖金黄,香气清爽鲜高爽,滋味甜醇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匀光亮。
坦洋功夫红茶
随着工艺的不断创新,这两年来推出了一款新工艺的坦洋工夫红茶——闽科红,此款茶条索粗壮紧致,香气高昂,花香果香显,汤色橙红明亮,滋味甜醇鲜爽,叶底红匀光亮,冲泡方式简单,深受广大茶客的喜爱,对于喜爱红茶的茶客一定不可错过。
坦洋工夫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