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天气渐冷,最近起床是不是都得使出“洪荒之力”?
大街上的男男女女
不由自主地做起了“东北揣”
南方人听说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北方人听说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
其实,南方人除了一身正气,还有取暖“神器”!
▼▼▼
热水袋
暖宝宝
电热毯
取暖器
空调
……
女性朋友都会在冬季为自己置办这么一个方便又时刻都温暖的小物件。
「
电热水袋
」
花花绿绿的真可爱
最便宜的十几块就能搞定
销量也是一路飙升,
简直就是捂手、暖被窝的魔物!
可你知道吗
你买的暖手宝可能
已被禁止销售啦!
先来看看新闻
↓
6岁女童右脸被大面积烫伤,留下黑色伤疤
广东一户人家在为电热水袋充电时,电热水袋突然爆炸!6岁女童右脸被大面积烫伤,留下黑色伤疤。(央视新闻)
热水袋爆炸:美女遭毁容2014年12月23日晚上11点多,已经在床上的小甘觉得被窝很冷,她把电热水袋插上了插座,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危险正悄悄向她靠近。“平常都是加热到一定程度会自动跳掉的,可当时一直没有反应,我就准备拔插头,就在这时电热水袋突然爆炸了。”小甘回忆,那一瞬间眼前一黑,感觉像是一盆开水从头淋下。 (大洋网)
电热水袋突然爆炸,两个月大宝宝烫伤5月22日晚上,南京秦虹小区张先生家里的电热水袋突然爆炸,才两个月大的宝宝被烫伤。原来,宝宝的奶奶5月16日患了“颞下颌关节病”,张不开嘴,医生建议“早晚湿热敷”。奶奶将冬天暖手用的电热水袋拿出来使用,不料烫伤宝宝。两个月来,宝宝每天都在承受烫伤之痛。医生诊断,孩子面颈胸部及上肢约有20%面积Ⅱ度烫伤,可能要输血浆、植皮。 (人民网)
2月婴儿屁股被严重烫伤2013年9月24日早上9点,小依琳躺在被窝中把床尿湿了,小依琳的妈妈张女士赶紧把小依琳放在了湿床单的旁边,并像往常一样,在被尿湿的地方放了一个充电热水袋,想用热水袋的温度把床单烤干。
谁知,大约8分钟以后,就听见砰地一声,然后便传来小依琳的哭声。张女士赶紧跑过去掀开被子,一看,竟是热水袋炸开了,裂开一条七八厘米长的口子,滚烫的水让小依琳哇哇大哭。
吓死人了!这么容易就爆炸!
分明是“掌中炸弹”啊
那么,是不是所有电热水袋
都会爆炸?
NO!!
只有这种——电极式电热水袋易炸!
专家表示:电热水袋分两种,一种是 电热丝(管)式热水袋 ,一种是电极式热水袋 。
据了解,早在2010年国家质监总局就明令规定,电极不能直接用于液体加热,而应使用电热丝式液体加热暖手袋。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电极容易生锈,当锈末进入液体时,会导致液体电阻力降低,加热功率提升,进而温度升高。这时如果温度控制器失灵,液体超过一定温度后就会因气化而爆炸。这种电热水袋已于2010年被国家质监总局明令禁止生产销售。而电热丝式热水袋有绝缘线圈,能把发热体和液体隔离开,相对比较安全。
如何辨别电热丝热水袋和电极式热水袋呢?
可能连商贩都不知如何区分的
电热丝式热水袋
电极式热水袋
记住!买电热水袋时,可以用手轻轻地捏一下。
如果于袋子底部能摸到网状物体,则为电热丝式热水袋;
若是能摸到内部有一个体积较大的U形或圆弧形管子,则为电热管式热水袋;
如果捏到的是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就是电极式热水袋!
你以为只要会分别就高枕无忧了吗?
NO
你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正规商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产品必须具有国家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布料应选用防火面料。
2、检查电热水袋密封是否完好,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电源线接口是否有裂纹或其他安全隐患等;
3、避免电源长时间连接,电源长时间不拔,易发生触电。而且充电时间不宜过长,应在指示灯熄灭后2分钟内终止充电,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不要放在腰部或其他身体部位用力挤压。
5、从桌上滑落,摔在地板上易让热水袋故障。
除了暖手宝,天气越来越冷啦,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保暖神器”,
暖宝宝
暖宝宝确实能抗寒保暖,
但网友热传“暖宝宝能煮熟鸡蛋”,
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它能“烫熟”鸡蛋,会不会烫伤人?
小编找来了一组实验,
来给大伙儿开开眼~
实验步骤:样本来源:网购10个暖宝宝样品、生鸡蛋、生培根
雅火暖贴宝宝贴宫暖贴、中尚大号暖身贴暧腰贴、善达屋暖宝宝贴关节贴、丽悦暖贴宝宝贴、南极人暖贴宝宝贴暖身贴、暧胃贴暧宝宝贴、正品大号贝贝熊保暖贴、正品冠辉暖宝宝暧、贝贝熊暖贴宝宝贴
实验工具:食品电子测温计1个(最高100℃)检测过程:
10个样品的暖宝宝各4片,撕开暖宝宝,每两片夹住一片培根,每两片完全裹住一个鸡蛋,分别编号。
用测温计分别测量时隔两小时后,包裹培根、鸡蛋的暖宝宝温度;4小时后包裹鸡蛋的暖宝宝温度。
两个小时后,10个样品内包裹的培根全熟了,培根中的油脂全流了出来。
▼4个小时后,10号样品还是生鸡蛋▼
▼2号样品鸡蛋完全熟了▼
检测结果:两小时培根全熟 暖宝宝最高近70℃
两个小时后,用测温计分别测量包裹了培根和鸡蛋的暖宝宝内的温度。发现包裹培根的7号样品暖宝宝温度最高,为69.4℃。包裹鸡蛋的暖宝宝,温度最高的为68.8℃。取出10片培根,发现全部熟了,培根中的油脂全部淌出。
4个小时后,记者用测温计测试包裹鸡蛋的暖宝宝内的温度,发现最高的为2号样品,温度为66.6℃。记者撕开包裹的暖宝宝,发现4个鸡蛋完全熟了,两个样品半熟,蛋清、蛋黄基本凝固。
4个样品未熟,其中3个蛋黄、蛋清呈半流动状,10号样品状态和生鸡蛋一样。实验结果显示,有些暖宝宝,4小时确实能“烫熟”鸡蛋。
▼编号与样品照片排序无关▼
那么这些暖手宝、暖宝宝在绍兴情况如何呢?小编询问了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和质监局。
绍兴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小编,目前暖手宝还没有做过比较实验。
质监局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绍兴没有生产暖手宝或者暖宝宝的企业前来送检过,在以往开展的”你送我检“的活动中,有消费者前来送检的,情况也都是好的,没有检查出问题。
专家观点:温度与配方有关 使用不当可致低温烫伤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卢教授表示,暖宝宝的发热物质配方基本上是高纯度铁粉、活性炭、无机盐、少量水、蛭石。
它的原理是当与空气接触或空气透入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热量。暖宝宝温度高低与配方用量、原料反应活性和透氧速度等有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马淑然教援表示,对于暖宝宝的安全性,网传可能导致低温烫伤有一定道理。
低温烫伤:
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引发的低热性持续烫伤,基本症状为起红疹、水疱等。人的正常体温为37度左右,有些暖宝宝能达到60多度,如果使用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低温烫伤。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来说,因为他们的皮肤对温度不是很敏感,不容易察觉到疼痛,容易被低温烫伤。
动图
妇科病患者使用暖宝宝 要咨询医生
对于有的宣传暖宝宝(暖宫贴)可缓解妇科病的问题,马淑然表示,对于宫寒的患者来说,使用暖宝宝可以流通气血,对促进血液循环有一定帮助。“但有的妇科病因寒凝血淤造成,使用暖宝宝效果就不好,反而可能会加重热毒,造成急性盆腔炎。
再比如说,孕妇使用暖宝宝会加速子宫的血液循环,如果血液运行太快会造成孕妇流产,“所以,孕妇尽量不要使用。”
马淑然表示,对于一些住在平房里、体质偏寒的人,使用暖宝宝没有问题,体热的人最好不要用。“大家要辨体质来使用暖宝宝,用之前最好咨询相关医生,因为有些人自己辨不清楚自己的体质。糖尿病人体质多为阴虚火旺,建议不要使用。而小孩活力强,容易上火,建议不要使用暖宝宝。”她说。
马淑然提醒市民,使用暖宝宝,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最好隔一层毛巾,或者在内衣外侧,避免长时间在同一位置使用,更不要睡觉时使用。发现皮肤发红或感觉发烫等,应立即停止使用。
那么使用暖宝宝时,要注意哪些呢?
1
不能使用“三无产品”
要选择有品牌的“暖宝宝”,但也不要因为包装上写明品牌、生产日期等元素,就认为那一定是正品。
2
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
“暖宝宝”发热的最高温度可达60摄氏度,直接使用在皮肤上5分钟内即可造成低温烫伤。因此,要贴在内衣外侧,将其铺平就可以了。
3
不要把“暖宝宝”长时间贴在同一部位
一方面皮肤在温热状态下不透气,另一方面也防止皮肤烫伤。
4
不适合与其他取暖工具一起使用
如果身上已经贴了“暖宝宝”,千万不要再使用取暖器等设备,以免局部温度过烫灼伤皮肤。
5
不能在睡觉时使用
睡觉时被子能起到保暖作用,使暖宝宝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人体在睡眠时感知能力下降,更容易被烫伤。
6
特殊人群慎用
糖尿病患者、孕妇、小孩、皮肤热敏感度低者,请在使用时格外小心。因为上述人群的神经末梢感觉迟钝,不适合用暖贴取暖。
如若被烫伤该如何处理?
“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
“冲”即用流动水冲洗。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伤口,以减轻伤口受热程度;若条件允许,用冰块冷敷伤口,但有的地方不宜冰敷,如心脏、腹部、足底;
“脱”是在水中小心剪开并脱去衣服,否则衣服上的热量得不到散发继续作用于创面,会使创面加深。
“泡”是在冷水中持续浸泡烫伤处30分钟。
“盖”是用干净毛巾等覆盖烫伤处。暴露在外的伤口,不要用布包裹,立即到医院就诊。
(来源:浙里看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