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曾经在七宝中学练田径,如今赛艇场上拿金牌!这两位姑娘是怎样成为奥运冠军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1 14:52:4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710    评论:0
导读

7月28日上午,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举行,中国组合崔晓桐/吕扬/张灵/陈云霞以6分05秒13的成绩获得冠军,比第二名领先6秒多,优势明显,同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为中国队拿下本届奥运会的第十块金牌。 这其中,有两位来自上海的姑娘,

7月28日上午,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举行,中国组合崔晓桐/吕扬/张灵/陈云霞以6分05秒13的成绩获得冠军,比第二名领先6秒多,优势明显,同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为中国队拿下本届奥运会的第十块金牌。

这其中,有两位来自上海的姑娘,她们的成长道路有什么故事?我们一起走近看一看。

奥运冠军也有“下水恐惧”

陈云霞1995年出生于内蒙古,2011年进入上海市赛艇队。

陈云霞曾经在七宝中学读书,当时的她还是田径队的一员,练的是三级跳远。直到2011年,教练姜述之去为赛艇队选队员,他看到陈云霞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臂展等先天条件,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当时我让她做了两个动作,很协调。我的招生很简单,就是看协调、柔韧性好不好,尤其是跟腱部位。蹲不下去的,对赛艇运动来说后续训练很累,要费很大的劲去矫正动作,向高水平发展更是存在缺陷。”就这样,陈云霞从地面项目转向水上项目,教练也没少帮助她克服下水恐惧。经过5年的专业训练,陈云霞成为各大赛女子赛艇项目的夺冠者。

“跳级”进入国家队

张灵今年24岁,出生于上海。2015年,张灵进入国家赛艇队,2015年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张灵就获得赛艇女子单人双桨和女子四人双桨两枚金牌。

比起陈云霞,张灵则更像一名“科班出身”的赛艇运动员。2007年,张灵在启蒙教练的选拔下进入青浦区少体校赛艇队赛艇训练,开启了此后的赛艇生涯。在队里,她是一个非常讨人喜欢的队员,性格开朗,训练刻苦,各方面能力比较平衡,综合实力强。

2016年,刚刚参加完青运会不久,年仅19岁的张灵就登上了里约奥运会的舞台——“跳级”进国家队,再“跳级”进奥运会,“跳级生”的经历有点超常规。在成为东京奥运储备人才后,这五年间,张灵变得更加沉着冷静,队友的肯定也给了她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和坚定的备战决心。

一条艇背后的“一条心”

“张灵是上一届奥运会第六名,有所突破夺得金牌是她在这个项目上梦寐以求的目标。陈云霞相对来说,属于这个团队的新手,跟着国家队成长了很多,在彼此之间的配合上也非常默契。”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水上运动中心党总支书记董瑛说,“从上届奥运会开始的五年时间里,姑娘们始终坚持到现在,就是希望能在这个项目上有所突破。”

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水上运动中心副主任顾广溢用“很能吃苦,也很能够开动脑筋”来评价两位上海姑娘。

顾广溢介绍说,在国家队和中国赛艇协会的带领下,水上运动中心精细化地进行了各方面的训练,甚至做到了“一人一计划,一人一档案”。“我觉得也为我们今后的奥运会以及世界大赛的各方面参赛有了一个很好的借鉴。”顾广溢说。

“我相信,我们的女子四人双桨以及中国赛艇,在今后的一些比赛中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顾广溢说,“因为在从两年前这条艇组队以来,她们都是以冠军身份亮相的。这次奥运会的成绩,也证明了她们在这个项目上的优势。”

“两位上海运动员顺利地拿冠军,有这样绝对的优势,其实离不开中国代表团在背后对于我们上海的帮助和服务。”上海市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陆檩说,“我们每一个冠军背后都是无数努力铸成的。”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龚洁芸

来源:作者:上观奥运报道组

 
关键词: 陈云霞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02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