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电脑上整理过去拍过的照片,无意中翻看到了2007年在山西碛口古镇过大年拍的照片,满满都是心酸,勾起我的回忆,因为跟我同行的一位好友,因病离世了。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黄河边,那是一座几百年的古镇,历史上这里曾是一个码头,也是生意人商户云集的地方,内蒙古的客商把货物通过船只运送到这里后,卸下货物卖给内地人。
碛口古镇南边几里地的地方,有一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子,叫李家山,据说这个小村子的居民,历史上都是在碛口古镇做生意的,他们白天在碛口做生意,晚上在这里居住。
据说李家山的祖先在碛口古镇做生意,赚下钱后,在这里选址修建了一座村庄,是清朝中期开始建设的,现在这个小村子有400多孔窑洞,约200多户人家住在这里。
所有居民居住的窑洞以四合院为主,依山就势,高低叠置,错落有序。村里的道路大部分用条石砌棱,块石铺面。
据说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村里最具代表性的院落有“东财主院”、“后地院”、“新窑院”、“桂兰轩”等。东财主院是“东财主”李登祥建造的两层窑院。
李家山村是黄土高坡与人居建筑的完美结合,丰厚的民俗风情和黄河文化已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如今的李家山村,随处都能见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和摄影人,通过艺术家的宣传,让这座深居黄河边的古村落名声远扬。
笔者拍摄这组照片有15个年头,一同前去拍摄的其中一位临汾影友已经离世了,画面中的老人也离世了,村中破败的房屋也修复好了......这一切都成了历史,都成了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