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志愿军先后有过5任参谋长,他们分别是谁?(志愿军先后有过5任参谋长,他们分别是谁的名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1 17:26:4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868    评论:0
导读

【文 | 狮子】 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爆发,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声明,宣布武装援助其一手扶持的南朝鲜政权。 并派出了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止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由于美国的武力介入,朝鲜战争已经由南北朝鲜的

【文 | 狮子】

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爆发,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声明,宣布武装援助其一手扶持的南朝鲜政权。

并派出了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止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由于美国的武力介入,朝鲜战争已经由南北朝鲜的内战转变为了美国侵略和朝鲜人民反侵略的战争,在其操纵下,由17个国家派兵组成的所谓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

朝鲜战争进一步扩大化了。

中朝两国本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又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由于美国对朝鲜的侵略,悍然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为了保家卫国,中共中央作出“支援朝鲜人民, 推迟解放台湾”的决定!

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一直到1958年春天奉命安排志愿军分批凯旋回国。

整整8年的时间,先后有5位将领担任过志愿军参谋长的要职。

这5位大智大勇的将帅分别是谁呢?

1955年怀仁堂授衔他们又分别获得了何等军衔?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首任参谋长,就是有着“解诸葛”之称的解方。

解方

解方,原名解如川,到了延安之后,毛泽东亲自为他改名为解方。

他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多数都是出谋策划的参谋任务,所以在很多人眼里,解方是一位儒将,像一位知识分子,但是在战场上他却是一位胆识过人、有勇有谋,关键时刻还会冲上去的战将。

东北军时,他先后担任过第51军参谋处侦查科科长,第114师少将参谋长;

在八路军时,先后担任过第358旅参谋长,吕梁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又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辽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12兵团参谋长等职。

可谓是一名纵横战场多年的资深参谋长。

解方

此次作为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参谋长,解方非常善于领会和执行彭老总的作战意图,一直伴随彭老总左右。

他以敏锐的思维和精深的谋略,很快得到了彭老总的信任和器重,每当彭德怀筹划一次战役,调整一次部署时,都会随口和秘书说道:

“叫诸葛亮来谈谈这个情况。”

大家立刻就明白“诸葛亮”就是解方,久而久之“解诸葛”的外号便名声在外了。

彭老总打仗使出了名的不怕死,经常要到前沿阵地去,有一次敌机轰炸志愿军司令部,无论怎么劝说彭老总都不愿进防空洞,解方如实将情况报告给了上级。

周恩来发来电报要求“一定要注意彭老总的安全”,并指定由解方负责。

为什么指定解方负责?

“解方同志办事精细负责”,周恩来总理的这句话,足见上级对解方的领导和信任。

解方还亲自在比较隐蔽的山沟里,派人挖了一个小防空洞,并向战士们强调“在必要时,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彭老总的安全”。

1951年6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9个月后,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共同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了“三八线附近”。

美国和南朝鲜在武力取胜无望的情况下,被迫表示愿意停战谈判。

中朝方面的谈判代表由朝鲜人民军的南日、李相朝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邓华、解方 4 人组成。

解方在谈判期间,牢牢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通过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地谈判风格,与美方展开了斗争,促进了朝鲜停战谈判的最终胜利。


解方(左一)参加朝鲜停战谈判


他曾回忆道:

“谈判桌上就是一点事都不能让步,这是斗争,输一局都不行。”

凭借着出色的谈判表现,解方赢得了志愿军司令部甚至美方的高度评价。

李克农称他在谈判桌上“立场坚定,讲话极其有脑子,非常的机敏,是个难得的人才。”

美军谈判的首席代表乔埃,在他的回忆录中也写到了解方,称他“思维敏捷”、“很难对付”,是谈判的主要对手。

参加抗美援朝近3年的时间,无论是担任志愿军参谋长,还是作为中方的谈判代表,解方始终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彰显出了人民解放军优秀指挥的良好素质,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3年,朝鲜军民为了表达对中方的感激,授予了解方一级国旗勋章,这是代表着朝鲜最高荣誉的勋章。

1955年怀仁堂授衔,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首次授衔授勋的典礼。

解方被光荣的授予了少将军衔,位列少将第一,并获得了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跨过鸭绿江》解方将军影视形象


继解方之后,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是张文舟。

张文舟

张文舟,实际上是志愿军代理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他参与并指挥了保卫延安和宜川、扶郿、兰州等重大战役,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张文舟凭借着多年的参谋工作能力,成为了彭德怀的得力助手。

1948年的西府战役中,由于四纵队中间通信不畅,延误战机,导致西北野战军遭受了一次重大挫折。

作为西北野战军参谋长的张文舟从总部降到了四纵队做参谋长,但他毫无怨言,最终带领四纵众多指战员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取得了新的傲人战绩,最后升任为一野第二兵团参谋长。

建国初期,张文舟与许光达等同志一同奉命组建军委装甲兵机关和大同装甲兵学院。

许光达担任院长,张文舟任装甲兵第一任参谋长。

张文舟

1951年7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后,参谋长解方参加了板门店谈判

而张文舟作为彭老总的老部下,凭借缜密的心思,过硬的军事素质,被彭老总提名后,经过中央军委批准,出任志愿军代理参谋长。

与第二批志愿军一同入朝参战。

在抗美援朝的关键时刻,张文舟紧随司令员彭德怀的步伐,取得了金城反击战和上甘岭反击战两场著名战役的胜利,为板门店谈判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柱。

停战谈判结束后,张文舟又奉彭老总之命在沈阳组织编写志愿军作战史,总结抗美援朝期间的作战经验。

1955年怀仁堂授衔,张文舟被光荣的授予了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
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其实以张文舟多年作战经验和资历来说,即便是评定中将军衔也不为过。

然而,战功赫赫的解方都还是少将军衔,张文舟与之相比,只授少将也是情理之中了。

李达

第三位志愿军参谋长,便是辅佐过5位开国元帅的传奇参谋长李达。

李达早年毕业于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后在冯玉祥的26军团任过排长、连长、参谋官等职。

加入红军之后,李达在湘东独立第一师担任参谋长,从此开始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参谋长生涯。

李达

1936年,红6军团、红2军团与红32军团组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担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李达担任参谋长,同年十月,又胜利完成了长征

新中国成立后,李达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贺龙任该军区司令,这是两人二度共事。

贺龙也成为了他辅佐过的第一位共和国元帅,也是唯一先后共事过两次的元帅。

1937年初,西路军在西北军阀马步芳的阻挠下,西进受阻,请求上级支援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支援西路军。

由刘伯承担任总司令,左权任参谋长,后来又由李达接替左权出任该军参谋长,从此开始了与刘伯承长达十几年的共事生涯。

卢沟桥事变后,援西军被编入了八路军,奔赴在了抗日最前线。

李达后来又升为八路军129师参谋长,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是徐向前,两人都是后来的共和国元帅。

1948年中原军区重建之后,刘伯承担任司令,陈毅担任副司令,李达任参谋长。

陈毅也就此成为其辅佐过的第四位元帅。

因为做事干练,军事能力强悍,陈毅对李达极其欣赏,作战会议中陈毅经常称他为“我们的好诸葛”。

陈毅元帅

1953年春,朝鲜战局基本稳定,毛泽东极其欣慰,一次谈话中提到李达:

李达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出任参谋长,抗美援朝战争也得参谋一下,不然对李达来说是件憾事。

1953年4月,李达接替解方出任志愿军参谋长,与彭德怀、陈赓、洪学智等一起指挥战斗。

在此期间,他协助时任志愿军司令员杨勇,组织部署、指挥了夏季反击作战,并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战后建设,做了大量建设新工作。

回忆往事时,杨勇在谈及这位参谋长时依然是赞口不绝,连连称他是“活诸葛”。

1955年怀仁堂授衔,李达被光荣的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为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之一。

1993年,累计任职长达40年之久的李达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李达早年与同志们合影


杨勇

继李达之后担任志愿军参谋长一职的,是刘邓手下军政兼优的将才——杨勇。

也是中共闻名的“三杨”之一。

另外两人分别为杨得志、杨成武。

抗日战争时期,杨勇曾历任115 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等职。

他为开辟和建设鲁西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在淮海战役中,他协同兄弟部队全歼黄维兵团 12 万余人。

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胜利后,他又随刘邓大军进军西南,参加解放贵州、成都等战役。

因为战功突出,他被誉为“刘邓手下军政兼优的将才”。


杨勇将军


1953年杨勇率部参加抗美援朝,第二年2月,板门店协议达成后,原参谋长李达回国,杨勇接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又担任担任志愿军司令员。

入朝作战期间他曾组织指挥了金城战役,并取得了巨大胜利。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杨勇被授予了将军衔,并荣获三个一级勋章。

1958年10月,杨勇将军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
司令员。

杨勇将军升任为志愿军司令员后,原来的参谋长一职由王蕴瑞担任。

王蕴瑞

相比前4位参谋长,王蕴瑞将军作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第五位志愿军参谋长,也是最后一位,人们对他或许是比较陌生些。

王蕴瑞也是起义的旧军官出身,河北巨鹿人,16岁时他参加冯玉祥的军队,北伐战争后,一度病休回乡,后编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部。

王蕴瑞


1931年,王蕴瑞参加了宁都起义后,起义部队被编入了红五军团,他在第十四军军部任参谋一职。

土地革命时期,他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14军司令部作战参谋、建黎泰警备司令部参谋等职 。

后来又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第五次反“围剿”。

在永安战役中,他有勇有谋,指挥战士用坑道作业战术,狠挫敌人锐气,顺利攻克了永安县城。

在江山战斗中,他不幸肺部中弹,血流不止,却依然不顾伤情继续指挥战斗。

在闽北罗源一战,他率部歼敌上千人,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被光荣授予了二等红星奖章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作为司令部参谋长,协助我军司令员指挥了多场重要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王蕴瑞被委派到川东军区担任参谋长,协助王近山剿灭土匪10万人。


王近山


1951年王蕴瑞出任第三兵团参谋长,协助陈赓入朝作战。

1955年2月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奉命回国后,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杨勇将军接任司令员一职,王蕴瑞升任为了志愿军参谋长。

入朝作战期间,他先后协助陈赓、王近山指挥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

王蕴瑞担任志愿军参谋长3年时间,在抗美援朝志愿后期一位重要的参谋将领。

他的出众才干也受到了朝鲜人民的认可,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两枚,二级国旗勋章三枚。

1955年怀仁堂授衔中,王蕴瑞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从朝鲜回国后,王蕴瑞被举荐为第二野战军战史编委会主任,通过走访众多的老同志,查阅大量的史料,完成了很多军事文献的编辑工作。

1962年他出任南京军区参谋长,协助司令员许世友狠抓边防海防的建设工作,受到了同志们的肯定。

1989年,王蕴瑞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入朝作战的志愿军


从1950到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出国抗美援朝到凯旋回国,历时整整8个年头。

这8年来,先后有过这5位将帅担任过志愿军参谋长这一要职。

他们在这一战争中,用强烈的爱国主义,大智大勇的将帅风范,临危不惧的革命英雄主义,为志愿军树立了优良表率,也令后人永远记住了他们。

回顾历史,缅怀英雄,向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感谢阅读,我是狮子,更多故事关注@河东狮子

 
关键词: 抗美援朝将领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18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