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志愿军司令员:首选粟裕,林彪次之,为何毛泽东最终点将彭德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1 17:26:4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446    评论:0
导读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对于美国这一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我国政府立即做出回应。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对于美国这一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我国政府立即做出回应。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反抗。”

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向南推进颇为顺利。但是,毛泽东对朝鲜局势有很清醒的判断,已经充分估计到美国介入这场战争的可能性。7月7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中央军委的指示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会议,集中讨论朝鲜局势和我国东北地区边防问题。

主要参会人员如下: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包括副主任萧华)、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情报部长李克农、总后勤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刘亚楼、海军司令肖劲光等人。

会议一开始,周恩来立即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考虑到东北地区可能受到战争威胁,加上这里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有必要立即成立东北边防军”会上,成立东北边防军的提议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赞成,大家纷纷发言。

林彪在发言中表示,东北边防问题第四野战军责无旁贷,建议以第13兵团为骨干,组建边防军。第一次会议是碰头会议,然而成立边防军这一重大决定背后的事情无比繁杂,有必要再次开会,决定7月10日召开第二次保卫国防会议。

林彪

第二次保卫国防会议上,林彪再次发言,认为东边防军问题上第四野战军需要出多少人就出多少人,要多少武器装备就出多少武器装备。这次会议形成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

一、同意组建东边边防军,以第13兵团的第2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以及一个工兵团、一个高射炮团,总兵力约25.5万人。这些部队必须在8月5日之前北上抵达东北指定地点,完成集结。

二、任命粟裕为东边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劲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

三、对部队北上调动、指挥机构的组织、后勤工作准备、兵员补充准备、政治动员等方面做出详细的安排。

当周恩来将会议简报提交毛泽东后,提议一旦东北边防军介入战争,则改称志愿军,穿志愿军服装,使用志愿军旗帜,毛泽东表示同意。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谁能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做了全面思量。在《决定》中有一个决定格外引人注意,就是毛泽东点将粟裕。事实上,关于志愿军司令员人员问题,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据目前的解密档案,毛泽东最早点将粟裕,次选林彪,彭德怀则是第三人选。尤其彭德怀,他是在中央决定出兵朝鲜后,毛泽东才最终决定由他挂帅出征。毛泽东对粟裕极为欣赏,以淮海战役为例,他就高度称赞“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粟裕

在众多开国将领中,粟裕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每逢大战前,粟裕经常电报请示毛泽东,后者直接回电:“独立处置,不要请示”,“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毛泽东如此看重粟裕,是因为他坚信粟裕的指挥能力,而粟裕在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表现,足以说明“常胜将军”名不虚传。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粟裕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1948年4月25日,粟裕在接到请他去中央“商量行动问题”。当天傍晚,粟裕就从濮阳出发,昼夜兼程,于29日抵达西柏坡。第二天,粟裕跟随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人地抵达平县城南庄的毛泽东住地报到。

毛泽东听说粟裕来了,一改之前会见党内同志从不出门的习惯,快速走出门迎接,同粟裕长时间握手。毛泽东激动地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毛泽东破例迎接粟裕,在解放军战争是极其罕见的。

1961年9月,毛泽东在会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后者称赞毛泽东用兵如神,是一位高明的指挥家,尤其淮海战役中的高超指挥。毛泽东则笑着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是我们湖南人。

毛泽东点将粟裕后,让陈毅立即向粟裕传达中央的决定。然而,粟裕心有余而力不足,战争年代的多次负伤,让他头部留下了弹片,使他头痛欲裂。粟裕头痛问题很严重,到最后严重影响视力,吃饭时要把饭菜摆成一条直线。

晚年粟裕

粟裕夫人楚青回忆说:“头部弹片所导致的头痛头晕,几十年来一直折磨着粟裕,给他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平常疼得受不了,他就用凉水冲头,或者在头上戴健脑器,缓解疼痛。我们看着他那痛苦的样子,既着急,又没办法。

粟裕在淮海战役期间,头痛得曾连续七天七夜无法睡觉,最后实在受不了,就让警卫员反复揉搓头部或者用冷水冲。当粟裕接到任命状时,立即着手准备,不料头痛问题再次加剧,只得向毛泽东报告病情,请求中央批准他到青岛休养一段时间。

休养半个月后,病情不见好转,粟裕请到青岛看望他的罗瑞卿带信给毛泽东。当毛泽东收到后,立即复信粟裕:

“粟裕同志: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在青岛,如青岛不甚合适,可来北京,望酌之。问好!毛泽东八月八日”

然而,粟裕病情迟迟得不到改观,毛泽东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林彪。那么,林彪为何未能挂帅出征朝鲜?两个原因:一是不建议出兵朝鲜;二是身体也很不好。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立即被一切两半,朝鲜战场局势风云突变。朝鲜处境危急,我国东北的国防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毛泽东认为必须慎重考虑是否参与到这场战争中,以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美军在仁川登陆

为此,毛泽东在9月下旬跟林彪有多多次商讨,也表示由他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林彪婉拒了。林彪从中美国情、军队情况、武器装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才一周年,我国跟美国有巨大的差距,最好不要出兵。

林彪还认为打败国民党的军队有把握,但能否打赢已经建立起雄厚工业基础的美国,这个很难说。毛泽东则跟林彪说了很多可能出兵的原因,始终无法说服林彪。另外,林彪因抗战时被友军误伤,他怕光、怕风、怕冷等,身体很虚弱,连起居的房间都挂了三层窗帘。

10月1日,国庆节,金日成向毛泽东发来亲笔信,请求我国出兵。金日成在信中直接表示,“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当天晚上,中南海颐年堂,关于是否出兵朝鲜的会议召开。就在当天晚上,南朝鲜军队率先越过了“三八线”继续向北推进。这次会议,关于是否出兵进行了激烈讨论,绝大多数人投了反对票。有的人直接说:“苏联都不敢直接参战,我们就这样出兵?”

毛泽东和金日成

10月2日凌晨,毛泽东致电身在东北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立即回京,同时要求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命令要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当天下午3点,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毛泽东把金日成亲笔信给大家看。

毛泽东对着大家说:“朝鲜现在的形势已如此严重,现在不是出兵不出兵的问题,而是马上就要出兵,早一天和晚一天出兵对整个战局极为重要。”现场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毛泽东又说:“不是我们毛泽东好战,问题是美国已经打到我们的国境线上了,不打怎么办?今天先讨论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是出兵时间,二是谁来挂帅。”

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详细介绍了粟裕、林彪都未能挂帅出征的原因,他提议让彭德怀来承担这项重任。毛泽东的原话是这样的,“出兵援朝已是万分火急,既然林彪说他有病不能去,我的意见还是彭老总最合适了。”朱老总也随即发言,“对!还是老彭靠得住噢!”

当天毛泽东还给斯大林回了一封信,前一天斯大林致电提议中国立即派出至少五六个师到三八线附近。毛泽东在回信中详细分析了出兵支援朝鲜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各种情况,由于当时没有最终决定是否出兵,毛泽东回信结尾处加了一句话,“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我们将举行一次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的主要同志都将出席。

彭德怀和毛泽东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指示周恩来立即派一架飞机去西安将彭德怀接到北京,先问问他对出兵朝鲜的意见,当时彭德怀的身份是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当时对出兵朝鲜并不知情,但他已经注意到朝鲜战争,早已让秘书买一幅朝鲜半岛的地图。

据彭德怀军事秘书杨凤安回忆,彭德怀经常向他询问朝鲜半岛的最近战况,并用铅笔在地图上标注。当得知美军从仁川登陆,战火开始向三八线以北蔓延时,彭德怀忧心忡忡,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已经被毛泽东点将担任志愿军司令员。

10月4日上午,一架飞机降落在西安机场。舱门打开,两名中央办公厅警卫处的人一下来就立即乘坐汽车,直奔彭德怀办公地点,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大楼。这天,彭德怀像往常一样,正在仔细研究西北地区三年经济恢复计划。

来人一进到彭德怀办公室,就说党中央要他立即前往北京开会,飞机已经在机场等待,现在就立即出发。彭德怀很惊讶,问道:“我之前接到了北京的电话,是不是参加汇报工作会议?”来人则回答:“这我们也不清楚,但是总理交代飞机一到西安,就立即就接彭老总火速来北京,一分钟也不要耽搁,注意要严格保密。”

彭德怀一听事情非同小可,立即带着西北地区各单位汇报上来的经济规划方案,就跟随来人一起去了北京。彭德怀抵达北京后,安排他到北京饭店下榻,他顾不上休息立即乘车去了中南海。

彭德怀

彭德怀一进入丰泽园颐年堂,周恩来就迎接出来,说:“会议已经开始了,事情紧急,本来昨天准备派飞机去接你,天气不好,只好推迟到今天。”彭德怀一进入会场,毛泽东就跟他打了招呼,他走过去跟毛泽东握手。

彭德怀有点纳闷,毛泽东握手的分量很重,而现场其他人员都朝他点点头。彭德怀心想难道西北地区有大事要发生?这时毛泽东说话了,“老彭,让你立即来北京,辛苦了。现在美军已经越过了三八线,金日成同志已经请我们出兵,我们这几天都在讨论这件事,你先听听。”

彭德怀这才意识到朝鲜局势的严峻性,这次会议上他没有发言,只是认真听大家发言。散会后,毛泽东对彭德怀说:“明天上你到我这里了,我们俩单独交换一下意见。”彭德怀点了点头,随即回到北京饭店下榻处。

当晚彭德怀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无眠,脑海中总是想起美军可能入侵东北的场景。次日早上,邓小平来到北京饭店。邓小平来此目的只有一个,受毛泽东的委托,询问出兵朝鲜的意见,并相约一同乘车去中南海。

彭德怀一走进菊香书屋,毛泽东就问:“老彭,昨天开会你来得迟,还没有来得及发言,目前出兵朝鲜还有很多困难,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政治局今天下午还要继续开会。”彭德怀向来性格刚,疾恶如仇,心中有什么话从不藏着掖着。

彭德怀发言现场(漫画)

彭德怀说:“主席,昨天晚上我一夜就没有睡着。我思虑很久,认为出兵非常有必要,我支持出兵朝鲜。”毛泽东很高兴,彭德怀果然有魄力。彭德怀接着说:

老虎总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然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争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如果美国决心同我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们利对付日本那一套。我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着想,也应该出兵。

毛泽东一听直接问:“你果然有高见,下午开会时候你再当大家面谈一谈。那么,你看谁来挂帅出征比较合适呢?”

彭德怀一愣,说:“我听说中央不是早已决定林彪同志去了吗?”毛泽东把林彪不同意出兵,以及身体情况告诉彭德怀后,立即问:“我和恩来、朱老总商议,觉得这副重担还是有你老彭来挑起来,你有这个思想准备吗?”

彭德怀笑了,他说:“主席,你是知道我这个人的,我服从党中央的决定!我没有二话!”这一次,毛泽东也笑了,他想到了当年那首写给彭德怀的诗,“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写给金日成中国准备出兵的信

当天下午,毛泽东继续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是否出兵的最后一次会议。彭德怀在会场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现阶段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相当于解放战争晚胜利了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如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

散会后,毛泽东走到彭德怀身边,“德怀同志,我感谢你,中央感谢你!”多年之后,毛泽东对金日成说:“我们虽然摆了五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还是决定了。”

1950年10月7日晚,毛泽东在菊香书屋设宴为彭德怀饯行。次日,毛泽东签发命令,主要内容有三点:

第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进而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第二、将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

第三、志愿军入朝后,需对朝鲜军民、政府、劳动党及其他民主党派表示尊重和友爱。同时,志愿军必须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当天上午,彭德怀立即飞往沈阳,随即召开志愿军军长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出兵朝鲜的决定,要求各部在10天内做好一切入朝作战的准备。也是这一天,周恩来秘密前往苏联,同斯大林就苏联支援尤其提供空中援助。

斯大林

这次谈判很不顺利,斯大林于11日和周恩来联名致电毛泽东。电报中,斯大林表示我方提出的提供飞机、坦克、大炮等装备可以提供,但是苏联空军还没有准备好,至少需要两个月之后才能出动。

斯大林这是托词,他担心出动苏联空军跟美军直接交战,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志愿军装备原本就很落后,如今又没有苏联空军支援,那将是一场很不对称的战争。毛泽东接到斯大林电报,立即召回在沈阳的彭德怀回京开会,同时电令第十三兵团暂时不要出动,在原地训练。

回到北京后,彭德怀再一次认可出兵朝鲜的必要性,这也坚定了毛泽东出兵的决心。10月13日,毛泽东给远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去电,

“与高岗、彭德怀二同志及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重组人民军。两个月后,苏联志愿空军就可以到达。六个月后可以收到苏联给我们的炮火及坦克装备,训练完毕即可攻击美军。”

10月18日晚,志愿军入朝作战时间敲定,决定十三兵团中的四个军和三个炮师按照预先计划进入朝鲜北部作战,“自明十九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四时即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

彭德怀和金日成等人在一起

事实上,在志愿军先期部队秘密入朝前,彭德怀就已经提前几个小时入朝了。据彭德怀军事秘书杨凤安生前采访时说:“彭老总和我、两个警卫员坐一个吉普车,苏联嘎斯-69,又带了一部电台,报务员和译电员,7个人,由崔伦处长带着,坐一个大卡车在后面跟着,就这样在部队先头就入了朝了。”

至此,抗美援朝选帅风波告一段落,彭德怀开始了指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彭德怀感慨地说道:“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有的只是他人替你负重前行。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铭记历史,不忘先烈!

 
关键词: 抗美援朝将领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18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