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蒋住在我隔壁,他62岁的父亲和我经常约着下棋,这几天却因骨折住院了。恰巧的是小蒋妻子这段时间马上临产,妻子待产、父亲骨折住院,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小蒋身上。白天朝八晚六的上班,下班就马不停蹄地回家煲骨头汤,紧接着晚上还要赶去医院照顾妻子和父亲。
昨天我在门口遇见他,手里拎着保温盒神色倦怠,衣服也皱巴巴的,本来很精神的小伙子几天下来就不像样了,他还跟我大吐苦水:我爸身体一向很好,感冒也少有,就是有时候跟他抱怨腰酸背疼,腿还会偶尔抽筋,我以为是因为他年纪大了的缘故,一直没放在心上,没想到竟然骨折了。而且医院的医生说,骨折的原因就是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难道年纪大了都会骨质疏松?老年人补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骨骼疾病,据权威统计,全球大约有两亿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症严重者会出现骨骼疼痛,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可导致畸形,畸形发生率达50%,骨折后患者肢体功能活动障碍,长期卧床,也会导致骨量流失进一步加重。骨折患者因感染、继发性血栓形成、褥疮、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而去世的死亡率较高,可达20%。
骨质疏松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老年发病者居多。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骨折且极难痊愈。骨质疏松发病与年龄有重要的关系,老年人更加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等身体问题。
但并不是年纪大一定会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也会发生在年轻人群体中。骨质疏松的原因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药物与疾病、年龄、生活方式、体内钙质流失等。长期钙元素缺乏会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
老年人补钙需要重视起来,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依旧有人不放在心上,或者是越补越错。
补钙的误区1.喝骨头汤来补钙
老一辈口口相传的生活经验中,补钙就要喝骨头汤。然而,这种观念并不正确。骨头中的钙含量丰富,但是人体却难以吸收,比起骨头汤,海鲜、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菜中的钙含量更丰富。
2.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人存在这样的误区,觉得钙对人体十分重要,补得越多越好。实际上,补钙也要讲究适量摄入,并不是多多益善。若是钙摄入的含量超过人体所需要的正常水平,反而会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人体内血钙水平过高时,就会出现乏力、头痛、恶心和腹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引发精神障碍、心律失常和麻痹性肠梗阻等表现。
补钙也要依据个人情况,对于19岁-50岁的成年人,钙的上限为每天2500毫克。对于51岁及以上的成年人,钙的上限为每天2000毫克。
3.液体钙比固体钙吸收效果好
实际上不论是液体钙还是固体钙,都只是钙补充剂的不同剂型,不同形态的钙,最终都会以钙离子的形式被肠道消化吸收。市面上的钙产品,成分无论是乳酸钙、碳酸钙还是磷酸氢钙,最终在肠道的吸收效果都相差无几。
因此,选择什么剂型的钙片,应该以服用方便和个人喜好为原则挑选,像是老人和孩子吞咽比较困难,就可以选择液体钙片。
中老年人科学补钙,务必注意这几点,补钙事半功倍1、合理服用钙补充剂
如果因缺钙引发严重的问题,例如经常抽筋、骨质疏松等,可适量服用钙片等钙补充剂。补钙时要少量多次服用,一次不宜超过500 毫克。超过500毫克,身体很难吸收,甚至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搭配维生素D和维生素K2同服,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K2有助于钙沉积到骨骼。
2、补钙优先推荐食补
在饮食上遵循高钙、低盐、适量蛋白质的原则,尽量少食盐类,多食用乳类、肉类、豆类、海产品和果蔬。
3、加强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不仅能促进骨密度增强,还可以通过太阳光的照射,增加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每日晒太阳20分钟左右,对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