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近代革命抗战中,从来不缺优秀的会打仗的将领,尤其是在刚刚建国初期的中国,更是不缺能征善战的将军,这些将领都是经过炮火洗礼成长起来的,可以用身经百战来形容,那么很多人会提出个问题,就是在抗美援朝中,我国当时除了彭德怀之外,还有哪些开国将领可以成为当时中国志愿军的总司令?
为应对美军的进攻,当时成立的东北边防军规模高达25.5万人,且还有大批量部队在不断地被调入,高达数十万规模的志愿军,必须有一个拥有丰富大兵团作战的统帅来领导,然而,当时的新中国虽然有很多将领可以说身经百战,但真正拥有大规模兵团作战且取得胜利的将领严格来说并不多。
首先从十元帅来看,朱德元帅虽然威信极高,但是并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红军时代他领兵最多的时候,也只有八万余人,同时朱德当时已经65岁高龄,又身为新中国领导人之一,实在不合适赴朝作战。其次叶剑英元帅和贺龙元帅也都没有多兵团作战经验,且都离开一线作战部队太久,也不合适。至于陈毅、罗荣桓和聂荣臻元帅,他们都更擅长政治工作,并不是军事主官,指挥大兵团作战也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
那么真正有能力且有经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挑来挑去其实只有5个人,那就是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和徐向前。再加上有"战神"之称的第一大将粟裕,就是五个人。
首先是担任过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的战绩可以用辉煌二字来形容,并且他有极为丰富的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最著名的是他所指挥的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最重要的一点是,朝鲜半岛与东北接壤,东北当时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区。而林彪有过长年的东北作战经验,东北与朝鲜气候相近,因此林彪应该说是很合适的人选了,可惜林彪由于常年征战,导致身体旧疾复发没有去成。
另一位有资格但没去成的是粟裕将军,他是中国革命史上极为出名的军事家,指挥家。他也拥有大量的大兵团作战经验,事实上,比起林彪元帅,毛主席当时更属意带领志愿军的是粟裕将军。
原因是粟裕长期远离中央、一直都在最艰苦的第一线战斗,将一支不受重视的军队硬生生打成了主力军,战功赫赫。且直到建国初期前,粟裕都没有离开一线作战部队,被毛主席认为是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的人。更重要的是,粟裕当时的年纪还很年轻,4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粟裕将军曾负重伤六次,当时旧疾复发,实在没有丝毫好转之相,迫于无奈,只得放弃。
刘伯承和徐向前两人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也带领过大兵团战斗,但大兵团战斗经验仍是不足。而且刘伯承元帅在新中国成立后早已自己申请调往二线,去主办军事学院,徐向前元帅身体同样不是很好,所以最后志愿军司令的工作就落在了资历高,且有大量指挥作战经验,身体还算硬朗的彭德怀元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