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经洪洞县的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现在的洪洞大槐树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千百万大槐树移民后裔“根”的所在,是移民后裔共同的老家。
从明洪武2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迁徙长达50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据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园的核算,当年迁往山东的移民,现在已广泛山东省17个地市的109个县、市、区。
一直以来,为了圆移民后裔们的共同心愿,洪洞县从1991年开始,根系大槐,祖祭千秋,连续举办了二十七届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现如今,“大槐树”已成为了传承、保护和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一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