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他的代表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2 10:28:0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419    评论:0
导读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孔氏,名丘,字 , 末期 (今山东 )人,祖籍 栗邑(今河南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 前后达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孔氏,名丘,字 , 末期 (今山东 )人,祖籍 栗邑(今河南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 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 》《 》《 》《 》《 》《 》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 《 》。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 ”“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 、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 ”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 ”。

创立儒家学说

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开创全新教育理念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主张无分贵贱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关键词: 儒家学派创始人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65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