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朱元璋之前,那张士诚的运气可以说是好到爆炸,每逢大难总能逢凶化吉。然而渡江之后,张士诚的好运气,就好像被他落在江这边,没有随身携带一样。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遇上了一生的劲敌朱元璋。但也不是朱元璋主动找他,而是张士诚膨胀了,想挑个软柿子捏捏,看来看去看来他就觉得这朱爸爸最软。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这手刚一伸过长江,就被朱元璋烫了一手泡。紧接着,就连他亲弟弟的命都搭进去了。
在这之后,张士诚是北丢常州南丢常兴。刚刚到手的太湖流域,转眼间的就被挖走了一大半,局面的是一度相当的狼狈。
当然了,张士诚被朱元璋打得灰头土脸,别忘了身后还有一个陈友谅。陈同学呢,果断插了一脚,有效地牵制住了朱元璋。
也得亏这一脚,不然张士诚的只怕是要被打回去继续贩卖私盐了。软柿子变成了硬柿子,坏了牙齿。
张士诚没想着去买副牙套,而是又把心思转向了元朝控制的浙江。放下朱元璋,努力经营江浙沪包邮区。
想要经营包邮区,元朝政府同意了吗?不同意没关系,反正这个时候都已经是靠抢了嘛。反正之前也跟元朝正规军打过几轮,哪一次不是大获全胜呢。
对此张士诚信心满满,但是,这次情况不一样。元朝安排的不是自家的蒙古兵,而是特地从西南调来了一只苗兵过来,这苗兵自古以来就是战力极强的军队。
传说呢,还是蚩尤的后代,就连诸葛亮都只能安抚不能消灭。张士诚就更别想了,这下子又麻烦了。
啃不下朱元璋,苗兵又打不赢,张士诚一想,投降算了。反正之前投降过一次嘛,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死四回是朋友。
再说了,这一次投降的条件呢,也很齐全。张士诚帐下的正好有一个蒙古降官,这个人以前驻扎在采石,负责阻挡朱元璋过江。
结果被朱元璋打成了筛子,没有完成任务。害怕回去之后被丢在蒙古草原上喂狼,所以就主动投靠了张士诚。
这人来自元朝组织内部,还认识不少高级官员。人脉他有,沟通渠道也有。那就这么着,通过他呢,张士诚和元朝江浙行省的左臣相达识帖睦迩取得了联系。
达识帖睦迩这名字太难记了,我们就叫他阿达吧。投降这种事张士诚是专业的,他盘算了一通,既然短期内没有再扩大势力的可能,趁着本钱还在,跟元政府谈个好价钱。
上次招安的连个知府都没混上,这次怎么着也要封个大官。得多大呢?张士诚一开口就叫元朝给他封王。
我估摸着要么是元朝政府听说了这个报价,只怕要气得够呛。你先前自个封王,我们还不跟你算这笔旧账呢,你如今你主动来投降,还想当王。
当然了,要说呢,其实元朝中后期那种末落时代,什么王马侯啊,那个爵位就跟咱们今天流量明星的热搜一样,一天能卖好几个。
本来也不是啥稀罕事,这是难就难在人家,这些都是蒙古贵族内部特工啊。汉人根本没有机会,更何况张士诚这种做反头头呢。
所以关于张士诚要封王的事情,负责沟通的阿达都懒得向上级打报告,当场拒绝。正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生意不成交情嘛。
被拒的张士诚的是毫不气馁,他降低一档,行行行,王我不要了,你封个三公吧。到底是干走私做生意的啊,有的赚就行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谈妥,元朝封了他一个太尉。不过元朝也留了个心眼,在封赏张士诚的弟弟和部将的时候,给的都是淮南行省的官职。
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把张士诚的活动范围圈定在淮南行省,防止他往浙江方向渗透。可是,元朝这算盘子算是打歪了。
张士诚这个私盐贩子,是压根不讲武德,一转身,他就自封下属,不仅封了淮南行省的,还封了江浙行省的,完全没有把元朝的命令当成一回事。
总而言之,张士诚虽然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却压根不受元朝的管束,一切兵马,钱粮城市都由他自己掌控。
非但不许元朝插手,连具体情况都不向上报告。所以说这次招安,就是个面子工程。张士诚虽然接受了招安,他本人却是相当不诚实。
别人是阳奉阴违,他连阳奉都懒得奉,接受了元朝的官衔,心里还记挂着包邮区,一心想要进攻浙江,扩大自己的地盘。
也合该他运气好,这时候元朝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啥问题呢?元朝从西南地区调到浙江的苗军见异思迁了。
本来元政府看中苗军的作战能力,把他们大老远从西南调入江浙,就靠着他们卖命打硬仗。
什么硬骨头难啃就派他们上,不成想,见识了江南的富庶与繁华之后,这帮淳朴实诚的苗军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们也有样学样,打算搞一块地皮,在江南过过神仙日子。很快,苗军也学会了汉人的狡猾,遇到难打的仗不打了,见到弱鸡队伍就扑上去猛啄。
而且为了补充军饷,一路是杀人放火,走到哪抢到哪。一路上元军还没到嘴的肉全进了他们的肚子。
这么一通下来,元军也忍不了,刚好张士诚接受了元朝的招安,元政府一看,张士诚虽然也不怎么听话,但一条不听话的土狗和一条不听话的猎狗当然是选土狗。
元军这边的阿达,现在和张士诚成为了一条战线上的朋友。而敌人自然就是杨完者和他率领的苗军。
那些苗军驻扎在杭州,要想解决掉,就得把军队开进杭州城。张士诚和阿达,也不是白娘子和小青,没办法水漫金山再飞进杭州城。
不过他们倒是派了个法海进去,给杨完者挖了个大坑。这位法海是谁呢,就是张士诚的部下史文炳,张士诚派史文炳带着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浩浩荡荡地进了杭州城。
进城之后,就拉着杨完者大吃大喝,又送房子又送车。想不到杨完者还真没体验过一线城市富豪的生活。
看着那一个个眼花缭乱啊,每天都跟在史文炳身后,一口一声好兄弟。全然不知道这个好兄弟随时准备要他的命。
不久,吃喝玩乐当中的杨完者突然就接到了元朝代表阿达的作战任务,出兵进攻建德。杨完者二话没说拒绝了,理由是那地方不好打,也不同意出兵。
阿达随即提出,既然你的部队打不了,那么就叫张士诚的部队来。杨完者一听,让张士诚进来啊,就不好吧。
杨完者的早期活动范围
但是一听说领兵的是好兄弟史文炳,杨完者当即开怀大笑,好兄弟上次来给我带了那么多金银财宝,这次还不搬个银行过来啊。
就这么着一点点防备都没有,他让史文炳带兵进了杭州城,张士诚的大军进城之后,杨完者满脑子都在想着史的兄弟,想着抱负,想着改日再跟好兄弟一起重走杭州的花花世界。
就是没有想到,他的好兄弟率领的军队,已经悄悄地包围了自己的大营。直到张士诚亲自率军杀了进来,他的梦才被打醒。
从西南千里迢迢跑到江南的苗家汉子杨完者,临死前终于明白了。城市套路深着呢,可惜他已经回不了农村了,只能亲手送自己上了路,把杭州让给了张士诚。
杨完者和苗军的征伐路线
策划这个阴谋的元朝阿达同学呢,很是为自己的英明神武而扬扬得意,借张世恒的刀杀了杨完者的人。
少了一个不听话的手下,还拿下了一个杭州城,一石三鸟完美。确实他的套路非常成功,可是论套路,张士诚手底下那帮谋士才是真的套路玩家。
阿达以为自己一石三鸟,殊不知张士诚以他的名义派兵白得了一座杭州城,还不用负责。天底下还有比这更便宜的买卖吗?
张士
诚拿下了杭州之后,蒙古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他就带着大批人马涌进了杭州城,顺便拿下了嘉兴,绍兴,占的地盘比苗人还大。
元朝那边感觉那是相当的憋屈,只能吃了这个闷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