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师成长日记 2022年6月24日 艾米·袁力
【案例】
昨天晚上妈妈买回了白皮笔记本,自己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拿到笔记本后问妈妈该怎么用,妈妈告诉了孩子使用方法,结果那孩子没按照妈妈说的把笔记本打开以后当成一张纸的来用,孩子只是在一张纸上画出了思维导图,图画的很好可是妈妈没有看到,只是看到了孩子没按照妈妈教的画,妈妈当时就说你怎么画在一张纸上了没有按照刚刚才跟你说的画,孩子说你看这样画也挺好,再说了我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第二天早晨妈妈觉察到自己的问题。【背后原因】
1.妈妈在问题区,用清醒五问,妈妈的目标是什么 :是希望孩子通过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学习的内容。●妈妈正在做什么:妈妈没有看到孩子努力的在学习,只是看到孩子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在做。●妈妈现在的状态是什么:现在的状态是控制孩子。●有没有帮妈妈达成目标...没有达成目标。●妈妈需要做那些调整....改变错误的表达方式,就是首先要肯定孩子马上就使用并学习,看到孩子的努力,虽然现在孩子没有按照妈妈教的那样去使用,可是孩子未来会学会的。
2.没用肯定三步走或鼓励四步走肯定鼓励孩子。
妈妈是指责。
3.没有用引导的方法【回放一遍】
孩子:孩子拿着他画好的思维导图,兴高采烈的跑来和妈妈说,妈妈妈妈你看我画的好不好?
妈妈,哇!宝贝你太有才了,画的真好,妈妈也不一定画得有你这么好,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画好了,这么快就学会了。只是我看到你用了一张纸
孩子:是的,妈妈你看这个图挺小的一张纸也够用了,再说了如果展开你看这个中间有点不太好用。
我:是的,孩子这个这张图确实小,只是你今后如果遇上大土该怎么办?
孩子:妈妈你放心吧,如果是大图我会试着展开画的。
妈妈:好的,妈妈相信你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