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恐惧症者真的好难!
以我为例,还原下每一次选择的心路历程,真的远非一番过山车:
1、满心欢喜的准备选择:我,女性,性格乐观,也有点好了伤疤忘了疼,再加上消费对女性来讲毕竟是”唯有剁手,方可解压的事“,所以,前期还是比较嗨的。
2、选择过程中,中途的时候开始烦躁,以网购一款北京冬季中年男鞋举例:
“选天美意吧,因为是比较熟悉的品牌,所以,质量还是信得过的,但可选的款式比较一般,没有新意。而且,也想升级成更大的牌子”
“选户外的Columbia或者The North Face吧,也没有加绒款,更没有加羊毛款”
“选Timberland吧,马丁靴,款式硬朗,好搭配衣服。但没有加绒框”
“选DR Martin的马丁靴吧,但男主认为有点重,走路费劲,不喜欢”
“选UGG的皮面雪地靴吧,看评价质量还可以,但钱是硬伤,天猫年货节还得小2千块”
“选ecco的也行,绒毛不够厚,价钱也挺贵。Skechers也是绒毛不够厚”
“要不网易严选上花200多买双运动雪地靴吧,但反毛皮不好打理,评论还说一个星期就脱胶,现在网易严选的质量每况愈下了,不放心了”
所以,在“选a,有这个问题”,“选b吧,这个问题解决了,又有那个问题”的无限循环中,始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能自拔,觉得选双鞋都这么费劲,这么浪费时间,所以,变得烦躁异常,甚至有“不管了,爱咋咋地”想逃离的念头或者想揍人的冲动。
3、还好,能静下心来理性思考:这是跳出怪圈很重要的一点。
人之所以这么纠结,之所以选择困难,我理解有以下几点:
1)灵魂问题:缺钱,如果有足够的银子,其实直接买双ecco就可以了。但有钱也不代表选择困难就结束了,钱能决定你要选择的事物范围和层次,而不能觉得选择的存在与否。比如:有钱者可以很快解决选择一双鞋的问题,但无法解决工作、家庭、孩子学习等的选择问题。所以,钱只是一部分解药。
2)人想要的与自己能拿到的不匹配,这就是佛教中所谓的“八苦”中“得不到”。这是人性的问题,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满足。
3)商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远没有达到用户的需求,对于选择恐惧症们来说,真的需要优衣库、海底捞:他们代表的是质量还可以,价钱连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接受,所以,极大的降低了选择成本。这才是对选择恐惧症们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