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速,大家在工作、学习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班加点已经是常有的事了。
经常性熬夜、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等等生活习惯,很容易使我们的身体陷入“亚健康”状态。
长期下去,高负荷运转的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反馈,近年来新闻中频频出现的“猝死”一定程度上也与此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通过保险得到猝死相关的保障?
文章主要内容包括:
- 什么是猝死?
- 哪些保险可以保障猝死?
一、什么是猝死?
近年来,有关猝死的报道越来越多,常使人唏嘘不已:
春雨医生 CEO 突发心梗去世,年仅 44 岁
大特保CEO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去世,年仅45岁
阿里巴巴DT总监运动时猝死,年仅34岁
……
那具体来讲,猝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看世界卫生组织的释义——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关于这个定义,有两方面要解释一下。
1.“短时间”是多短?
关于猝死时间限定的问题,目前并没有比较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机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甚至48小时之内,都可能会被认为是猝死。
2. 猝死是一种疾病还是意外?
猝死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比较突然,时间比较短,所以很多人认为猝死是一种意外。
但其实,猝死是一种由疾病导致的死亡。
其实也很好理解,身体健康的人不太可能只因为一次加班/熬夜/运动就导致死亡,一定是身体存在某些疾病引致的,高强度的工作/运动只是一个导火索,诱发了我们身体内存在的疾病。
一般来说,我们将猝死分为两类: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996逐渐成为某些行业常态的今天,小编认为,通过保险获得猝死相关的保障,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你的保险,保猝死吗?
哪些保险可以提供猝死相关的保障呢?
平时常说的四大保障险种,我们逐个分析分析——
1. 医疗险
猝死的发生往往是短暂、急促的,即便展开了急救工作,发生的医疗费用一般也不会很多,像平时我们常说的百万医疗险,基本都会有1万元的免赔额,所以,对于猝死,百万医疗险的保障作用不大。
2. 重疾险
有些重疾险是带有身故保障的,如果发生了猝死,当然是会赔付的。
比如华夏常青树特惠版就有身故保障,成年人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至少赔保额。
不含身故保障的重疾险,情况就要复杂一些了,整体来说,保障性比较有限。
这是因为,重疾险并不完全是确诊即赔的,很多疾病需要达到约定的状态/实施了约定的手术等条款要求才能理赔。
而猝死往往发病较快,短时间内就会致死,很难测定疾病情况是否符合理赔要求。
3. 寿险
寿险一般是保障被保人身故的,对于猝死自然是可以赔付的。
想要获得猝死相关的保障,首先就要考虑配置寿险,不管是发病1小时、12小时还是多长时间内身故,都是可以赔付的。
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强烈建议配置定期寿险这类产品,相比于终身寿险,这类产品可以用更少的保费配置相对充足的身故保额。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支柱来说,配置高保额的定期寿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没有配置定期寿险的,可以看看这款产品:华夏爱相随。
4. 意外险
上面我们已经解释过了,猝死不是意外,而是一种疾病。
所以,绝大多数的意外险,对于猝死都是免责的。
(图为华夏康平意外伤害保险免责条款内容)
三、小结笔记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是一种疾病,而非意外,很大比例上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的。
如果想要通过保险获得猝死相关的保障,推荐定期寿险,不论是不是突发疾病猝死,也不论突发疾病多久后猝死,都能保障,而且除了猝死,绝大多数身故情况都是保障在内的。
(图示华夏爱相随条款,可以看到,除了极端的几种身故,其他情况都是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