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动笔之前,有必要对“爱情”进行一番定义,好事的我翻遍了大量工具书,总算在百度百科里找到了这样一个差强人意的解释:爱情就是人与人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用其心的情感。
对这位词条编辑者如此堪称完美的解释,钦佩之余我便不自觉地苟同了。“爱情”一直就是一个上至远古、下至当今,历代文人雅士、街头妇孺争相歌颂的主题之一。随便翻阅中外文学经典,传扬爱情的妙笔佳话不乏之中,有的缠绵悱恻,有的凄凉哀婉,有的悲有的喜。自古以来,爱情似乎一直就供给着人类生活的精神食粮。
在如今这个社会里,物质生活高度发达,人们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物欲追求的泛滥,大多数人道德底线、美丑标准日趋崩溃和坍塌,爱情这个本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东西似乎也正逐渐腐化变质。这个仅仅满足人们精神渴求的物事在现实赤裸裸的质问下,显得有些扭捏和力不从心。
自诩一个无聊庸俗而且有些许八卦的庸人,一直以来,也期期艾艾地奢求会历经一场值得永世珍藏,为后人作传留史的爱情,我神往书上那一个个似真或假的唯美爱情故事。我曾自欺欺人的幻想自己就是其中一段佳话里的主人公,邀得红颜知己相伴,远离凡尘,逍遥于天地之间好不快活,然而终究不过是不切实际的望梅止渴。
不过,今天我们要聊的不单是爱情,而是关于一部屌丝通过爱情逆袭成人生赢家的西安题材电影。
《哥的传说》这部电影在预热宣传时,即取自时年最好玩的一句流行歌的词儿,“请你不要再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充满了非主流味道。后来这部片子又改名为“西京囧事”,满满都是西北影人的黄土文化视角,有些土,却很可爱。
乍一看片名,这部电影潮得一塌糊涂。我是抱着对西安古城的向往和热爱欣赏完这部影片的。还记得当时奥斯卡影城门外花哨的大海报上清晰地写道: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织的大都市—西安……
然而当我怀着无比虔诚和期待的心情地看完这部寄予了太多希望的影片后却大跌眼镜。客观的说,这部影片不管是在情节安排还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确实难寻弊病。尤其是幽默搞笑的方言和喜剧题材的有力结合,同时搭配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很巧妙的迎合了现代观众的视觉和心理需求。此外,影片中还用极其犀利和愤慨的语言大侃“房价”、”富二代”等热门话题,颇具艺术感染力,不得不感叹导演的良苦用心,我想这些因素应当也是其上映后票房喜人的理由之一吧!
诚然如此,我还是想吹毛求疵一下。我自认为此影片最大的败笔之处在于故事的过分虚假性,虽然故事中用大量的笔墨呈现社会的现实,讽刺社会的陋习和诟病。然而对于主人公展毅和陈怡君的爱情故事构造却显得有些牵强和蹩脚。也许是出于安慰或取悦观众的心理,故事的情节安排明显是在哗众取宠,具体表现就是远远地与现实脱节,显得娇柔做作,有些扭曲和变态。
陈怡君出生豪门,物质生活富足,虽然精神世界空虚且长期遭压抑,但我认为这并不会成为她会委身与平民展毅的理由。展毅只是大都市里一个普通的商品派送员,然而却貌似是个潜力股,胸怀抱负,为了自己心中的“湘子庙”构想上下奔波,这是一个男人最难能可贵之处,最后凭着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打动了陈怡君,历经波折两人终于乘坐在了幸福的婚车上。
这样的故事构造似乎毫无漏洞可寻,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结局圆满,一切都自在情理之中。而且结尾还恰到好处的借鉴了大多数爱情题材故事的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是只要我们这些无辜的看客们稍微对社会有些洞察力,就不会这么容易轻信了制片者善意编造的谎言,可以毫不夸张的断言:如此完美之至的爱情故事上演在现实生活中的几率实在太微小!
且不说陈的母亲以及各方阻碍势力会如何再加以反对,就单说陈怡君自身,名副其实的富二代。自出生开始,她过惯了那种衣食无忧锦衣玉食的生活,尽管精神层面有些匮乏,但这并不能彻底颠覆她业已成型的价值观念。试想展毅兄弟这个社会底层人物的代表,将施展何种手段来满足二人日后的生计必需?没有钱、车、房等等这些俗不可耐却又必不可少的东西,两人的基本生存都不敢妄言,所谓的爱情将何以为继?
或者可以如此设想,陈怡君可以提供生活上的物质保障,然而影片里花大手笔塑造的展毅明显不是那种存有“靠女人生活”心理的强势男人。或者可以设想展毅那个“湘子庙.com”的梦想会瞬时实现,然而客观的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至少在现阶段看来,那个梦想还是遥不可及的!在一两年或者更久之内似乎很难化蛹成蝶,然而陈展两人的爱情能否经受得住现实和时间的考验,是否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到最后,值得探究!在当下社会里,似乎很少会有女人会幼稚到拿消耗青春来换取爱情的泡沫幻影。
其实这样的悲剧在如今社会里并不鲜见,试想为什么现今的“闪婚”、“闪离”如此火热,与其说是现代男女们爱情观念的每况愈下,大可肆无忌惮地亵渎爱情的真谛,还不如坦承这是骨感的现实在作祟。寻找到最佳的投资对象,然后迅速决策以确保利益实现的最大化!这个理论似乎不只在商业领域适用。
阅历渐增后,突然发觉自己之前熟悉的好些个爱情故事都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特别加工后的杜撰,大大失真了本来面目。但之后大彻大悟后,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帖,毕竟宣扬爱情的美好符合正统文化的要求,这并无大错!
每每翻开历史书本,我不止一次的唾骂过吴起和刘安的杀妻鬻爵,我痛心刘备流毒甚广的“将妻子比衣服”观念;我愤恨于司马相如的一度绝情,枉费了卓文君的日日相思;我耻笑唐明皇的薄情自私和元稹“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口是心非;陈世美丧尽天良的绝情背叛……当年杜十娘怒沉了百宝箱,看着李甲之流负心之人的愚蠢和狭隘,我也曾几度愤然于这些人玩弄感情的卑鄙手段,看着这些人恬不知耻的丑恶嘴脸,我深恶痛疾至于久不能言!
在利益的取舍面前,爱情似乎从来就势单力薄,渺小的微不足道。随手翻开书架上一本厚厚的爱情故事书,总会发现古人洞察人世的能力早就胜我们一筹!
当然,我不否认,还有那么些忠贞不渝,宁死无转移的爱情,除了仰慕和歆羡之外,我们绝对难置一词!可现如今,人们只会很恭敬地把它们当做神话般的爱情故事来解读,全然丧失了当初劝诫和借鉴的功用。所谓的纯然爱情早就在惨不忍睹的风尘里沦落殆尽了,如今窘迫的就像是一个劳于生计的戏子,卖弄着已然无味的演技,极力渲染着煽情的氛围,却苦于现实的残酷,难以挤出真正的眼泪!
只把爱情当做一个遮蔽在物欲交换表面之上的工具,这是对真情的作践和摧毁,是人性丑恶面的沉渣泛起。我想知道,当初那些为了终生相守而死去活来的男男女女们,在当今现实的无情叩问下,该如何底气十足地作答?
我们不妨理性一些回归现实,在当下的西安,豪门女下嫁屌丝,真的有这样的爱情吗?
反正我是不信!
原创文章,图片均自电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