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到1958年年底全部撤出,历经8年之久。
抗美援朝时,彭老总是志愿军首任司令员。在他之后,还有三任。
志愿军首任司令员:彭老总。
1950年10月18日,主席发布命令,任命彭老总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之后,彭老总指挥志愿军赴朝参战,开始抗美援朝。
1953年7月28日,彭老总在《停战协定》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8月1日,他乘车回国。
1954年9月5日,彭老总辞去志愿军司令员职务。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
第二任司令员:邓华将军。
1954年9月5日。志愿军总部发言人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由邓华出任司令员。
邓华是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三任司令员:杨得志将军。
1954年10月31日,邓华奉命回国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
之后,志愿军司令员一职由杨得志担任。1955年,杨得志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四任司令员:杨勇将军。
1955年3月25日,杨得志奉命回国入军事学院学习。
同年4月,志愿军司令员一职由杨勇担任。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8年10月25日,志愿军司令员杨勇和政委王平率志愿军总部官兵乘车回国。
至此,志愿军最后一批人回到国内,正式结束了抗美援朝的战斗。
值得一提的是,杨勇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时,战争已经停息。协助朝方进行恢复和重建工作,比如修公路铁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等,是杨勇领导志愿军的主要工作之一。
当时,在朝方的土地上,还有很多的地雷,以及美军扔的炸弹,这些都需要排出和清理。杨勇要求把炸弹、地雷全部起出来引爆,所有的弹坑都要填平,炸坏的房屋要全部修复,但是,他却不准动用朝方的一草一木,钉子、砖头都要从中国国内运过去。
杨勇亲自检查工程质量。一次,他拿着砖头对施工官兵说:“坏了的砖头要扔掉,一块也不能砌进墙里,我们干的是百年大计。”
杨勇和王平还带头参加义务劳动,为朝方人民修渠、筑坝、盖房、植树,与朝方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58年10月25日,杨勇和志愿军将士完成了在朝的历史使命,离朝回国。
当时,朝方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当杨勇等人准备登上列车回国时,朝方三十万军民在车站广场欢送,盛况空前。当列车开动时,车上、车下,所有在场的人都流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