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抗美援朝,胜任大兵团指挥的将领有6人,为何没考虑刘伯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2 21:06:5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748    评论:0
导读

浴血三八线20作者:相忘于江湖 抗美援朝主帅之争,即林、粟、彭三人谁才是第一人选,历来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我们再把视线放宽一点,我军最有名的战将,也是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高级将领,主要有6位: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陈赓。


浴血三八线20

作者:相忘于江湖

抗美援朝主帅之争,即林、粟、彭三人谁才是第一人选,历来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我们再把视线放宽一点,我军最有名的战将,也是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高级将领,主要有6位: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陈赓。

这6位战将的1950年,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很繁忙。

一、刘伯承、徐向前、陈赓各有重任

1950年,刘伯承在西南的任务很重:组织18军,在新疆部队配合下进军西藏;改编起义、投诚和俘虏90万,改造旧机构人员50万;在3月~10月,剿灭土匪68万。

还有土改、成渝铁路建设、与西藏当局谈判。10月7日~24日,18军发起昌都战役,歼灭藏军主力5700多人,进军拉萨。11月刘伯承到京,同毛、周商讨创建陆军大学。

刘、邓、贺经略西南

1949年10月19日,徐向前被任命为总长,由于身体欠佳。1950年初,由聂荣臻代理总长。

从太原战役后期直到1953年,徐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

徐向前与夫人黄杰

1950年1月,陈赓在滇南战役歼敌8军、26军2万余人。2月,和宋任穷率部驻昆明。3月参加西昌战役。7月,带领工作组前往越南,与胡志明25年后在太原省再次见面。9月16日~10月12日,边境战役歼灭法军8000多人。11月胜利回国,29日抵京。

陈赓在越南援越抗法

1951年1月第三次战役,陈赓到抗美援朝前线转了一圈,还在宋时轮九兵团住了几天,后回国。

2月19日,彭德怀回国汇报战况、请求援兵,建议陈赓带三兵团入朝。4月25日,陈赓被任命为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下辖12、15、60三个军,但陈赓因病缺席了第五次战役。

1951年10月陈赓因病回国,1952年3月入朝替换彭德怀,6月回国组建军事工程学院。

二、不赞成出兵的林彪,是主席心中第一人选

在公开的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元帅之中,只有彭、林会当面顶撞主席。尽管林多次与主席发生分歧,如1930年“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35年“弓背路”和“弓弦路”,1948年10月攻打锦州的犹豫,但主席对他的信任不减。

1950年7月7日,总理主持国防问题会议,参加:朱老总、代总长聂荣臻、林彪和谭政、总政罗荣桓和萧华、总情报部李克农、总后杨立三、作战部李涛、装甲兵许光达、海军萧劲光、空军刘亚楼、铁道部滕代远、炮兵苏进等。除了三总部,只有林彪和谭政参加,这很能说明主席在选将上的倾向。

影视剧中的林总

林是主席一步步看着成长的,自然是第一人选。林为主帅,有5点优势:

1、东北边防军大多是四野部队,林也参与了组建;2、林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有其二”“渡江战役有其半”,熟悉大兵团作战;3、林深受主席赏识,主席评价林打仗又狠又刁;4、林和朝方一些领导人在东北共同战斗过,在苏联治病期间和苏军将领也交往过,磨合问题少;5、半岛冬季很长,而林在东北有三年多大部队冬季作战经验。

但林彪始终不赞成直接出兵援朝,这一次主席也没能说服这位“红军之鹰”。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美国侦察机飞到了东北上空,确定志愿军主帅人选迫在眉睫。9月下旬,主席就入朝参战等问题和林彪进行了长谈。雷英夫回忆,林彪上策是“出而不战”,中国可派重兵驻扎东北,一方面保卫边境,一方面作为朝军的战略支持,而朝军可以采取游击战与美军周旋。

从志愿军入朝兵力部署看,主席几乎全盘采纳了林彪的意见。但由于美军推进太快,40军和42军很快与敌接火,“出而不战”的计划落空,志愿军开始了与“联军”硬碰硬。

三、与林彪同岁的粟裕,身体状况也出了问题

林彪年少时身体不强健,进入黄埔有所好转。1938年3月,林彪被阎锡山哨兵误伤,损及脊髓神经。后到经苏联治疗,但留下了“三怕”毛病:怕光、怕水、怕风。

还有,林彪喜欢不断地闻火柴燃烧的味道。有时他会脸色发白,身体虚弱,浑身出汗。1950年下半年,林彪身体状况不好,而并非怯战,主席也不便勉为其难。

与林彪相似,战神粟裕也曾与主席出现战略上的分歧,如1948年南线作战从“渡江跃进”转为“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但还是被主席两次点将,担当攻台和边防军司令员。

抗战时期的粟裕、朱德、陈毅

1949年6月,毛泽东给粟裕电报第一次明确攻台作战。攻台部队从最初30万增加到65万。战争爆发后,6月27日,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进驻海峡,此事搁置了起来。

7月10日,第二次保卫国防问题会议上,林彪提名粟裕为入朝部队先期主帅,到东北带兵。

会议任命粟裕为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委,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15兵团辖38军、39军、40军以及特种部队,成立东北空军司令部,统一由四野特司指挥。

从此可以看出,粟裕是入朝部队先遣司令。按《粟裕年谱》,由于身体原因在青岛花石楼疗养无法到任。萧劲光、萧华一时也无法到任。会议联名致函主席,边防军先归东北军区指挥,等粟和“两萧”赴任后再成立司令部,主席同意。由于身体原因,粟裕一直没有到职。

四、中途参会的彭德怀直言:打完再建!

10月4日,北京开会商讨援朝问题。

出席有的11人:毛、朱、刘、周、任、陈云、高、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列席10人:李富春、罗荣桓、林彪、邓、饶、薄、聂、杨、邓子恢、胡乔木。

下午4时,彭德怀专机从西安到达北京西郊机场,会议三点已经开始。

在会议上,林彪摆出援朝出兵的不利条件,主要有5点:

1、国内打了20多年仗,尚未完全解放,新区未土改,元气未恢复;2、建国不久百废待兴,国力很弱,没有能力再打大仗;3、我们没有同美军较量过,仗打起来没有界限,顶不住美军会把战火到东北;4、我军打蒋军有把握,但美军有陆海空军,工业基础雄厚,还有原子弹;5、为了拯救一个几百万人的朝国,打烂一个5亿人口的中国,是不划算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打这一仗。

林彪发言得到不少共鸣,聂、薄等人回忆,一些人认为苏联参战或共同出兵比单独出兵好。

彭德怀当天没有发言,第二天下午发言鲜明表态:“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否则等美国占领整个半岛,问题更复杂。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海上,摆在我们家门口,它想发动侵略,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与其晚打不如早打,打完了再建设。”

彭德怀与夫人浦安修

最后主席拍板:我们可以写出百条千条理由不出兵,但现在美国矛头直指我国东北,假如它真的把半岛搞垮了,即使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主席秘书胡乔木回忆:“我在主席身边工作了二十多年,记得有两件事使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蒋军彻底决裂。”

最后会议达成共识: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10月8日,主席发布命令组建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10月12日,总理在黑海与斯大林讨论空军支援无果,双方一度决定放弃北方。10月19日,志愿军还是毅然渡过了鸭绿江。

三千里江山如画,援朝保家卫国。谁敢横刀立马,还看彭大将军!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关键词: 抗美援朝将领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351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