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商品经济大合唱”之后,诸城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是城乡经济分割问题依然突出。1987年前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对大部分农副产品放开经营以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生产、加工、流通脱节,造成农民盲目生产,企业被动流通,农产品“买难”“卖难”交替发生,生产经常被动。为解决这些问题,诸城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完善诸城市外贸公司实行“四到门、三赊销、两公开、一结算”系列化服务,发展肉鸡出口生产的经验,在全市推行了贸工农一体化。
诸城外贸公司孵化车间
诸城在推行贸工农一体化的过程中,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经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千家万户家庭经营为基础,通过社会化服务和利益分配吸引,使农工商贸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烟草公司技术人员教授农民烤烟技术
通过集中资金、能源和技术力量,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开拓市场、组织引导生产、深化加工,为农业提供配套服务。诸城市创新性地实行龙头企业与原料产地挂钩的方法,把腿伸到农村,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向农村定向投入、对农民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农产品,加强建设,扶持生产,培植货源,引导农户进行集约经营,提高家庭经营水平,1984~1987年,全县建起粮食、棉花、烤烟、花生、肉鸡、家兔、水貂、生猪、大姜、芒麻、芦笋等386个生产、加工基地。
万家庄镇郭新庄村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技术人员深入合作社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
在推行贸工农一体化的过程中,诸城注重于理顺体制机制,以此为基础做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节:政府部门做好宏观管理和协调指导,从而逐步形成生产、加工、流通和宏观调控四位一体的城乡经济运行机制。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出发,本着欲取先予、让利于民的原则,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坚持“谁建基地,谁服务、谁收购产品”的原则,适当划分经营范围,理顺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分工协作、有偿服务,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参与一体化配套服务单位的关系。
1989年的诸城市供销社营业楼
1987年到1990年,龙头企业支付给参与配套服务的相关单位各项费用,共计995万元
从1987年至1992年,诸城市通过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推动了全市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 探索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途径,建立起较高层次的大农业系列化服务体系。在一个市(县)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条条与块块、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发展。把农村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城乡改革的典型。
潍坊市贸工农一体化诸城现场会
1989年8月,全省生猪产销一体化经营座谈会在诸城召开
1990年,全国棉花加工工作会议在诸城召开
1990年7月6日至9日,省委、省政府在诸城召开省、地(市)、县(区)三级书记和省直部门参加的“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省委书记姜春云作了题为《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的讲话。会议总结推广了诸城市组织实施贸工农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的经验,研究探索了农村改革的新路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媒体进行报道。
1990年7月,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在诸城召开,推广诸城“贸工农一体化”经验
诸城“贸工农一体化”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在一个市(县)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条条与块块、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发展。把农村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城乡改革的典型,一时间,全国各省市纷纷到诸城学习。
全国各省市学习诸城经验
来源:潍坊档案
半岛·诸城新闻
<bdzcxw>
情系诸城 心怀半岛
新闻热线:6110611 投稿邮箱:bdzcx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