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沈阳往事:中山公园的沉池与碑塔(沈阳中山公园水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3 13:24:2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561    评论:0
导读

中山公园是沈阳闹市中一处静地,绝大多数沈阳人童年都曾流连于此。 然而,公园的历史,却无比曲折。 中山公园原名“千代田公园”(“千代田”是东京的古称),它最初为苗圃,始建于1919年;1924年,制定公园建设规划,划分成游览、运动、安静、儿童

中山公园是沈阳闹市中一处静地,绝大多数沈阳人童年都曾流连于此。

然而,公园的历史,却无比曲折。

中山公园原名“千代田公园”(“千代田”是东京的古称),它最初为苗圃,始建于1919年;1924年,制定公园建设规划,划分成游览、运动、安静、儿童游乐、动物等区域。1926年,公园初步建成,园内有各种树木、游泳池、运动场等设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千代田公园限制中国人进园。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莫过于沉池。目前这个雕塑,是1965年修造。

过去的沉池,其造型是日本的一艘战舰,战舰名字也叫千代田。

这是日伪时期,日本明信片上的沉池

当时,日本侵略者已将满铁附属地全面殖民化,将街道改成日本名字:如今的中山路为“浪速通”、中华路为“千代田通”、太原街为“春日町”等等。于是,临近千代田通(今中华路)的公园便由此得名。

在中山公园西南角,这一座中山水源水塔,现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实,它建于1928年(不是1915年),1962年停用,可谓沈阳市城市供水诞生的标志。

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人拍摄的四座建筑物,左起第一座子弹壳模样的是忠魂碑(俗称“炮子坟”);第二座建筑物就是现存的中山公园水塔;第三座是日本人为祭奠在日俄战争中阵亡将士修建的忠灵塔;右侧一座水塔则是已经消失的中山公园另一座水塔(它建于1915年,因城市扩建拆除于1940年左右)。

照片上甚至可见到戴着礼帽的“绅士”从豪华马车上下来,拄着文明棍,透过白色的栅栏朝水塔眺望。这座消失的水塔明显比现存水塔矮,只有30多米高,而现存水塔塔高53.55米。这座深30尺,直径12尺,容量450吨的水塔,主要面向附属地(现和平大街沈阳站一带)的日本人供水。

这两张照片,拍摄年代不详,清楚看到水塔和忠灵塔——忠灵塔就是目前中华剧场的位置。

往事悠悠转瞬已过百年,沉池换了容颜。

树木已渡,无数春秋。

碑毁塔存,幸喜江山坚固。

多少感叹声,洒向中山一片苍翠。

美的·润东府,妙用现代艺术手法,化作温文尔雅的宋风美学表达。巧用点、线、面的光影重叠,将中式美学、禅意真趣园林唯美呈现。极致简约,诗礼儒风,大气婉约,让归家之途,拥有穿庭过院的优雅。为沈阳之美,再添一笔!

 
关键词: 沈阳中山公园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77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