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上海愚园路228号奶茶店发生疫情传播,被定为中高风险区,没隔几步远就是民国时被称为远东第一乐府的歌舞厅“百乐门”的旧址。想到那时的国际知名,看到现在的满目凄凉,不胜唏嘘。
1932年的百乐门
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规模拓展,其西边界限推到静安寺,而东起常德路口愚园的这条马路被首次命名为愚园路。上海公共租界坐落于当时被誉为“贵族区”的上海西区,但很长时间都没有与其繁华程度相对应的娱乐场所,有鉴于此,1931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于1933年底建成,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
百乐门正门
建筑由当时极负盛名的设计师杨锡镠设计,采取了大量当时欧洲时尚的装饰艺术“art deco”,由陆根记营造厂承建。
一楼布局
设计师在设计舞厅整体功能的时候,充分的考虑了舞厅最主要的功能性,所以将舞池的面积最大化,
一楼舞池
而餐桌和酒吧的空间则尽量压缩,
酒吧比较狭长
而同时却没有吝惜待客大堂的面积,宽敞的待客大堂有吸烟室和衣帽间等配套设备。
待客大厅,左侧是吸烟室
除了一楼大众消费产所,二楼还开辟了VIP区域,分宴会厅,私人餐饮包厢和二楼舞池三部分,成为上海名流云集的重要交际场所。
二楼布局
这是一张1935年由美国游客拍摄的二楼玻璃地板舞池,在当时称得上是世界顶流
建成后百乐门迅速成为了沪上知名的舞厅之一,拥有当时第一支华人爵士乐队,这几乎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支世界知名的华人爵士乐队,时至今日都没有任何华人爵士乐队达到当时的百乐门乐队的名望,
1937年媒体报道的百乐门全华人爵士乐队卡式
所幸的是,2004年百乐门重新开张,当年百乐门乐队的鼓手将当年百乐门经常演奏的400多首曲目曲谱无偿献了出来,算是一笔流行文化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可惜后来仍由菲律宾乐队演出。
代金券,方便舞女与舞场分成
百乐门一直存活到解放后,但民国时期却经历过一次短暂的停业,这就要说说上海滩著名的舞潮案。
1948年1月31日全上海舞场职工和舞女聚集新仙林舞场外召开第三次临时大会
事件的起因缘自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厉行节约消费办法纲要》,其中要求全国各地限期关闭所有舞厅。由于上海的舞厅数量位于全国之首,禁舞令将对众多舞女的生计产生了巨大影响。于是各方舞厅、舞女于9月9日在新仙林舞厅召开临时大会。
第三次临时大会参与群众直接包围上海社会局
此后舞厅业同业工会向吴国桢市长提议,希望政府对禁舞问题作出让步。9月21日上海市社会局局长吴开先表示首先“停止新设舞厅及舞女之登记”。舞女则越发感到恐慌,于9月23日再次召开临时大会,并向上海市参议会请愿。
警察迅速出动,现场逮捕400名舞女
之后政府表示将禁舞日期适当推后,并同意先关闭小舞厅、后关闭大舞厅的作法。1948年1月24日,舞业各方大举行联谊会议,同时再次呼吁政府将禁舞日期延后到9月一次禁绝,但政府方面拒绝了此要求。1月31日上午,上海社会局抽签决定第一批实施禁舞的舞场共有14家,其中有百乐门、丽都、米高梅等等,消息立即传到正在召开第三次上海舞厅业全体大会的现场,全场舞业人员顿时爆怒,全场群呼“到社会局去评理!”
请愿人群围住社会局大楼
彼时上海歌舞厅业界从业人员大约2.7万人左右,参与围攻社会局的有2000多人。等到情愿队伍到了社会局门口,时任局长吴开先拒绝出面、拒绝沟通,人们只看到维持秩序的警察。
社会局外面维持秩序的上海警察配备美国汤姆逊冲锋枪,就是有名的芝加哥小提琴
此时请愿队伍情绪逐渐失控,有人甚至喊出了“打倒吴开先!枪毙吴开先”的口号。下午三时终于化为暴力活动,冲进社会局进行打砸。
下午三时,警察已经难以维持现场秩序
随即警方派逾千增援部队到场并配备了杀伤性武器,最后逮捕的舞女达400多名。
参与请愿的舞女来自于各个阶层
半年之后,民国政府迫于各方压力,宣布重开舞场,释放大多数舞女,只将几名领导的舞女判刑了事,草草收场。百乐门一直存活到解放后的1954年。
社会局走廊
上海舞潮案是从“争取吃饭权利”为诉求,是民主意识对抗极权专制的一起政治事件,也是一场无预谋、无组织、无纪律的极端行为,并且从头至尾掺杂着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色彩。
时任上海市长吴国桢到现场视察
当时部分民国媒体怀疑有主张劳工权益的左翼势力参与其中,不过从解放后公布的资料来看,中国共产党当时在上海的地下组织遍布于各行各业,唯独没有歌舞娱乐界,一直到1948年年底才成立了演员互助地下党组织,而这时舞潮案已经过去快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