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茅台酒是如何成为白酒“大哥”的?(茅台酒是谁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4 13:46:3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250    评论:0
导读

大家都知道茅台酒是我们的国酒,但是茅台可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国酒。 茅台真正成为“酒王”,是在2013年。当然,成为“酒王”并非瞬间之力,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在此之前,五粮液已经当了近20年的白酒老大。1995年,五粮液被授予“中国酒业大王”

大家都知道茅台酒是我们的国酒,但是茅台可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国酒。

茅台真正成为“酒王”,是在2013年。当然,成为“酒王”并非瞬间之力,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在此之前,五粮液已经当了近20年的白酒老大。1995年,五粮液被授予“中国酒业大王”的桂冠,正式宣告称霸中国白酒行业。

那么,五粮液是如何将老大的位置拱手让给茅台的?这说来话长,有产品策略上的原因,有渠道管理上的原因,也有企业战略上的原因……但总的来说,外界将这些原因归结于五粮液自己不争气。

除了这点,还有一点就是茅台的稀缺性!

一开始茅台的品牌定位之所以选择走高端路线,并不是它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比其它的酒牛逼,而是由它的高生产成本和稀缺性决定的。

因为茅台的生产所需的原料苛刻和生产工艺之繁琐,导致茅台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和茅台产出量相对较少。

两个因素相叠加就形成了茅台独有的属性:“稀缺性”,这是其他白酒所没有的东西。

更有意思的是,季克良还向公众表达过“适量饮用茅台酒有益健康”的观点,还提出了“茅台护肝论”,称与喝其他酒的人比较,喝茅台酒的人几乎没有肝病,而喝其他酒相同量的人有肝病。

他还现身说法为茅台做宣传,说自己四十多年来喝了2吨多茅台酒,身体依然健康。

在各种争议之中,茅台的品牌一点一滴地铸造了起来,成了白酒行业最响亮的一块招牌。自然,其心智占有率也越来越大。

古人所说的物以稀为贵是指事物因稀少且有益,从而显得珍贵。

而物以稀为贵在经济学上是指供小于求,有需求的稀才有价值。茅台单纯靠其自身独有的稀缺性就能成为“白酒一哥”了吗?

当然不是。这还得益于茅台自身努力营销和产品足够强,培养了一大批的“忠实”客户,而这批人是愿意为茅台买单的,从而硬生生创造出了对茅台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 茅台酒介绍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668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