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洪杰_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洪杰——以绿色创新开创建材行业发展新格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1:20:1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006    评论:0
导读

(本文根据嘉宾在3月15日举办的建材建筑协同碳达峰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棵树)于2002年在福建莆田成立,于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主板上市的民用涂料第一股。自2016年上市以来,三棵树始终保持

(本文根据嘉宾在3月15日举办的建材建筑协同碳达峰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棵树)于2002年在福建莆田成立,于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主板上市的民用涂料第一股。自2016年上市以来,三棵树始终保持稳健快速发展势头。2021年收入达到约113亿元,同比增长约40%。2016—2020年收入复合增速超过40%,净利润复合增速为34%。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涂料独家供应商,三棵树践行“绿色办奥”理念,涂刷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等10多个冬奥工程,涂刷所有冬奥奖牌,设计并喷涂短道速滑国家队参赛的“出色头盔”,助力北京冬奥会兑现“碳中和”办赛承诺。


在绿色创新方面,我们认为,目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材行业同样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原材料持续高位震荡叠加地产行业周期性下行,对建材行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行业迎来战略转型期;另一方面,随着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竞争开始加剧,伴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建材行业龙头企业将迎来以绿色、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双碳”战略下的机遇分析


一是行业集中度提升。随着国家创新战略、“双碳”战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入推进,行业集中度将加快提升。“十四五”规划把科技创新放在了史无前例的战略高度,尤其重视企业层面创新,着重提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未来,大型建材研发企业的研发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二是存量建筑节能改造机遇。据统计,全球约40%的能源被建筑物照明、采暖制冷设备和其他装置消耗,产生碳排放相当于全球碳排放量的21%。建筑节能减排意义重大。下一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预计我国上百亿平方米的存量住宅和公共建筑面临建筑节能改造,为建材行业每年带来数千亿元市场机会。


三是屋面光伏防水材料机遇。“双碳”目标和节能降耗将大力推动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十四五”期间,预计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材料市场规模达300亿元。


四是新能源工业涂料机遇。电力和汽车领域是碳排放的重点,我国发电、汽车行业碳排放分别占比40%、8%,发展绿电和新能源汽车将是“双碳”的必要手段,由此带来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工业涂料增长。《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整体来看,“十四五”期间新能源相关工业涂料市场规模有望接近亿元。


五是绿色建材技术快速发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可以预见,在政策的推动下,建材行业全面绿色化、低碳化时代正在到来。


六是政策红利机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内外资建筑涂料企业深度博弈背景下,意义非凡。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产能扩大矛盾。龙头企业处于业务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产销量大幅提升,新建工厂或现有工厂产能扩建,势必造成能源总需求不断增加。综合型大厂规划建设恐会受影响,能耗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将被重点监控,大厂在规划建设在征地环评能评时可能会受影响;各个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发展的目标与碳达峰目标可能形成矛盾。


二是技术、管理制约。部分企业虽然十分重视对绿色低碳技术的投入,但整体来看,新型节能减碳技术的获取途径较少,加上内部综合性碳管理专业人才缺乏,需外部政府、行业、专业咨询机构的多方助力,出台相关方针政策和不断培训探讨指导,如同财务成本管理一样,要有一套符合企业实际运行的碳资产碳排放的科学管理体系。


三是创新成本高、风险大。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新材料、新产品、技术研发、设备工艺改造,才能生产出符合“双碳”标准的高质量产品,在此过程中,企业需提前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智能化、低碳化改造,某些项目还存在技术创新驱动的失败风险,这些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四是低碳产品缺乏权威、统一标识。涂料建材行业集中度低,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行业落后产能较多。目前市场上绿色产品标识较多,缺乏权威、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消费者容易产生混淆,不利于真正绿色低碳建材产品的销售,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五是碳成本溢价。上游化工企业是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可能将减排成本以涨价方式传导到建材行业,但是建材企业往往很难传导给下游客户,造成企业要自行吸收这部分成本;能源供应企业传导的潜在的能源成本上升,如用电、天然气;建材企业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需进行节能减排改造,例如提前升级机器设备、建筑节能改造、溢价购买绿电、废弃物回收活用等,企业可能都要付出一定的额外成本负担。


绿色发展建议和意见


因此建议,一是制定合理的行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未来减排绩效评价导向,应该是建立在基准年的单位产值碳排放量的减少,确保行业有一个客观符合实际的过渡缓冲期。


二是在政策上给企业以奖励和补偿。对于在绿色低碳建材产品上有突出表现的企业和个人,政府应安排一定资金给予重点支持,通过政策引领,推动建材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并淘汰行业落后产能。


三是发挥政府的纽带作用,以市场化为原则,实现高校和建材企业之间深度合作,推动绿色低碳建材技术和市场的良性互动。


四是建议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广“双碳”标识认定标准,鼓励生产企业对绿色消费品进行“双碳”认证,并对通过“双碳”认证的企业给予税收、贷款等补贴的支持。


五是鼓励绿色消费。出台新一轮消费刺激措施,加强引导消费者购买官方认证的绿色产品。实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以兑换商品、折扣优惠等方式鼓励绿色消费,让绿色消费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加速向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和家电等绿色消费行业的绿色经济转型。


六是建议参考家电下乡有关政策,制定全面系统的建材下乡补贴政策。对于绿色建材下乡的品类、承担绿色建材下乡任务的企业、实施绿色建材下乡的地区、时间、财政补贴政策及组织实施工作要求等重要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根据各地区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针对“绿色建材下乡”的消费鼓励措施,对购买使用绿色建材产品用于房屋建设和装修的,给予一定的消费补贴。


本报记者 吴 跃/整理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3月21日5版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韩凤凤

 
关键词: 洪杰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68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