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将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总共27个军85个师历次入朝时间,以及第3兵团战斗序列,将领名单和1955年各自授衔情况讲述完毕。本篇继续,我们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说起——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指挥部(9兵团下辖第20军、第26军、第27军)
司令员:宋时轮(55年上将)
政委:宋时轮 兼
宋时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
继任司令员:王建安 (1956年补授上将)
政委:王建安 兼
王建安——1956年补授上将军衔,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副司令员:陶勇 (55年中将)
陶勇——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
注:在宋时轮离任,王建安尚未到任的一段时期,陶勇短期担任过第9兵团代司令员,代政委。
副司令员:王必成 (55年中将)
王必成——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注:王建安离任后,王必成升任第9兵团司令员。
参谋长:覃健 (55年中将)
覃健——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继任参谋长:胡炳云 (55年少将)
胡炳云——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参谋长。
政治部主任:谢有法 (55年中将)
谢有法——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副参谋长:王彬 (未授衔)
王彬——1952年从朝鲜回国后转业,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局长、部长助理、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南京市副市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继任副参谋长:曾甦元 (未授衔)
曾甦元 ——从朝鲜回国后,先后担任华东军区高级参议、南京军事学院主任教员。之后转入地方工作,历任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林业厅厅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9兵团 第20军战斗序列1950年11月7日入朝,1952年10月11日回国。
(20军下辖:第58师、第59师、第60师、第89师)
20军 军长: 张翼翔(55年中将)
20军 政委:张翼翔 兼
张翼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授衔时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20军 副军长:廖政国 (55年少将)
廖政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20军军长。
20军 副政委:谭佑铭 (55年少将)
谭佑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20军 参谋长:俞炳辉 (55年大校)
俞炳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南京军区干部文化学校副校长。
20军 政治部主任:邱相田 (55年少将)
邱相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副政委。
20军 第58师 (辖172团、173团、174团)
58师 师长:黄朝天(55年少将)
黄朝天——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12军副军长。
58师 政委:朱启祥(55年大校)
朱启祥——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20军 第59师 (辖175团、176团、177团)
59师 师长:戴克林 (55年大校)
戴克林——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0军副军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59师 政委:何振声(55年大校)
何振声——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0军政治部副主任。
20军 第60师(辖178团、179团、180团)
60师 师长:彭飞 (55年大校)
彭飞——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0军60师师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60师 政委:杨家保 (55年大校)
杨家保——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0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60师 继任政委:汪大铭 (55年大校)
汪大铭——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0军60师政委。
20军 第89师(辖265团、266团、267团)
长津湖战役后,1951年2月,89师被撤销番号。师机关精简后并入军机关,265团改为军部直属特务团;266团转隶20军后勤部担负物资、伤员的前运后送任务;267团改为20军补训团。
89师 师长:余光茂(55年少将)
余光茂——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20军副军长。
89师 政委:王直(55年少将)
王直——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31军副政委。
9兵团 第26军战斗序列1950年11月19日入朝,1952年6月5日回国。
(26军下辖:第76师、第77师、第78师、第88师)
26军 军长: 张仁初(55年中将)
张仁初——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26军军长。
26军 政委:李耀文 (55年少将)
李耀文——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26军 副军长:张铚秀 (55年少将)
张铚秀——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26军军长。
26军 参谋长:冯鼎三 (55年大校)
冯鼎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6军副军长。
26军 政治部主任:王直 (55年少将)
王直——1951年2月,20军89师撤编后,原20军89师政委王直,升任26军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31军副政委。
26军 政治部副主任:曹普南 (55年大校)
曹普南——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6军政治部主任。
26军 第76师(辖226团、227团、228团)
76师 师长:陈忠梅 (55年少将)
陈忠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26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76师 副师长:戴成功 (55年大校)
戴成功——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6军76师师长。
76师 副政委:孙芳圃 (55年大校)
孙芳圃——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6军76师政委。
26军 第77师(辖229团、230团、231团)
77师 师长:沈萍 (55年大校)
沈萍——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6军副军长。
77师 政委:魏伯亭 (55年大校)
魏伯亭——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6军政治部副主任。
26军 第78师(辖232团、233团、234团)
78师 师长:齐安聚 (55年大校)
齐安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海军长山要塞区司令员。
78师 政委:张鹏展(55年大校)
张鹏展——原名张健,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兼政治部主任。
26军 第88师(辖262团、263团、264团)
长津湖战役中,88师冻伤和战斗减员达三分之二,已完全失去建制。1951年1月被撤销番号,缩编为26军直属特务团。
88师 师长:吴大林 (55年大校)
吴大林——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辽宁军区锦州军分区司令员。
88师 政委:龚杰 (55年大校)
龚杰——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6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
9兵团 第27军战斗序列1950年11月12日入朝,1952年10月4日回国。
(27军下辖:第79师、第80师、第81师、第94师)
27军 军长:彭德清 (55年少将)
彭德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27军 政委:刘浩天 (55年中将)
刘浩天——1951年12月从朝鲜回国,受中央军委之命,负责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
27军 继任政委:曾如清 (55年少将)
曾如清——1952年继任刘浩天的职务,由27军副政委升任政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江苏军区第二政委。
27军 副军长:詹大南 (55年少将)
詹大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28军军长。
27军 参谋长:李元 (55年大校)
李元——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7军副军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27军:政治部主任:张文碧 (55年少将)
张文碧——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27军副政委。
27军 第79师(辖235团、236团、237团)
79师 师长:刘静海(55年大校)
79师 政委:刘静海 兼
刘静海——又名肖镜海,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授衔时正在苏联学习。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79师 副政委:常勇 (55年大校)
常勇——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授衔时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速成系学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27军 第80师 (辖238团、239团、240团)
80师 师长:由27军副军长 詹大南 兼
80师 继任师长:邬兰亭 (55年大校)
邬兰亭——由94师师长转任80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7军副军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80师 副师长:彭辉 (55年大校)
彭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授衔时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合成系学习。
80师 政委:张英渤(55年大校)
张英渤——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7军80师政委。
27军 第81师(辖241团、242团、243团)
81师 师长:孙端夫 (55年少将)
81师 政委:孙端夫 兼
孙端夫——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27军副军长。
81师 副师长:罗映臣 (55年大校)
罗映臣——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安徽军区阜阳军分区司令员。
27军 第94师(辖280团、281团、282团)
1950年10月,原32军94师转隶27军。长津湖战役结束后,1951年2月,94师被撤销番号,师部改编为志愿军第九兵团归国人员管理处,编余人员充实到27军各师。
94师 师长:邬兰亭 (55年大校)
邬兰亭——1951年2月,94师撤编后改任80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7军副军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94师 副政委:杨家华 (55年大校)
94师 政治部主任:杨家华 兼
杨家华——94师撤编后,1952年10月从朝鲜回国,历任28军84师政委、82师政委、28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东海岸防御指挥部1951年9月28日,中朝联合司令部任命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兼任东海岸防御指挥部司令员,朝鲜人民军第7军团军团长李离法兼任第一副司令员,志愿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陶勇兼任第二副司令员。
(20兵团下辖第67军、第68军)
司令员:杨成武 (55年上将)
杨成武——1952年春,因病离开朝鲜返回国内休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
代司令员:郑维山(55年中将)
郑维山——1952年7月,出任第20兵团代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继任司令员:杨勇 (55年上将)
杨勇——1953年5月,接任第20兵团司令员。1954年初,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4月,接替杨得志出任志愿军最后一任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8年回国。
政委: 张南生 (55年中将)
政治部主任:张南生 兼
张南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
继任政委:王 平 (55年上将)
王平——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
参谋长:肖文玖 (55年少将)
肖文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参谋长。
副参谋长: 邱 蔚 (55年少将)
邱 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河北军区副司令员。
副参谋长:赵冠英 (55年少将)
赵冠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副参谋长。
20兵团 第67军战斗序列1951年6月21日入朝,1954年9月29日回国。
(67军下辖:第199师、第200师、第201师)
67军 军长:李湘 (牺牲)
李湘——1951年10月,美军在“秋季攻势”中投入生化细菌武器,李湘及很多官兵被感染,虽多方治疗,病情一直时好时坏。但李湘拒绝转回国内治疗,一直坚守在67军指挥部。
1952年7月6日,李湘病情急转直下,迅速恶化,引发败血症和细菌性脑膜炎,不待送回国内救治,便于7月8月13时牺牲,年仅38岁。
67军 继任军长:邱 蔚 (55年少将)
邱蔚 ——李湘军长牺牲后,67军军长职务由第20兵团副参谋长邱蔚接任。
67军 政委:旷伏兆 (55年中将)
旷伏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67军 副军长:李水清 (55年少将)
李水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67军军长。
67军 副军长:刘儒林 (未授衔)
刘儒林——原国民党第92军副军长,1949年1月追随傅作义在北平起义。1955年1月转入地方工作,时任安徽省交通厅副厅长。
67军 参谋长:刘苏 (55年大校)
刘苏——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军事科学研究部研究室主任。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67军 政治部主任:钟华农 (病故)
钟华农——经年累月积劳成疾,加重了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病,1955年1月,钟华农在南京病逝,年仅42岁。
67军 副参谋长:张西帆 (55年大校)
张西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
67军 第199师 (辖595团、596团、597团)
199师 师长:罗肖文 (55年大校)
罗肖文——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67军200师师长。
199师 政委:高占杰 (55年大校)
高占杰——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67军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67军 第200师 (辖598团、599团、600团)
200师 师长:李静 (55年大校)
李静——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67军副军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200师 政委:张宗胜 (55年少将)
张宗胜——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67军副政委。
67军 第201师 (辖601团、602团、603团)
201师 师长:马辉 (55年少将)
马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67军副军长。
201师 政委:李布德(55年少将)
李布德——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67军199师政委。
20兵团 第68军战斗序列1951年6月24日入朝,1955年4月9日回国。
(68军下辖:第202师、第203师、第204师)
68军 军长:陈仿仁 (55年少将)
陈仿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68军军长。
68军 政委:李呈瑞 (55年少将)
李呈瑞——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68军政委,其后调任海军航空兵政委。
68军 副军长:宋玉林 (55年少将)
宋玉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68军副军长。
68军 副政委:李致远 (55年少将)
李致远——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68军副政委。
68军 参谋长:宋学飞 (55年大校)
宋学飞——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河北军区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68军 政治部主任:严庆堤 (55年少将)
严庆堤——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济南军区公安军政委。
68军 副参谋长:廖鼎祥 (55年少将)
廖鼎祥——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部副司令员。
68军 第202师 (辖604团、605团、606团、炮团)
202师 师长:黎光 (55年少将)
黎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66军198师师长。
202师 政委:李斌 (55年大校)
李斌——又名李瑞林,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68军202师政委。
68军 第203师 (辖607团、608团、609团、炮团)
203师 师长:杨栋梁(55年大校)
杨栋梁——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26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203师 政委:郭永彪(55年大校)
郭永彪——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68军203师政委。
68军 第204师 (辖610团、611团、612团、炮团)
204师 师长:曹玉清 (55年少将)
曹玉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山西军区兵役局局长。
204师 政委:范保顺(55年大校)
范保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68军202师政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本系列内容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6个兵团、27个军、85个师,预计要写四至五篇文章才能叙述完毕。
篇幅所限,本篇仅能将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兵团战斗序列、将领名单及55年授衔情况讲述完毕。余下部分,小编会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讲述。
这是第二篇,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