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39.《史记·秦本纪》:始皇之前的四位秦君:前赴后继,迈向统一(秦始皇本纪原文及注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4 18:10:3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977    评论:0
导读

内容涉及原著卷目:秦本纪 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之后又经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最后,把接力棒交给秦始皇。我们这一篇,简单讲几件始皇帝之前的这四位秦王的一些点滴事迹。 我们先回答一下大家的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说这四位秦王,没

内容涉及原著卷目:秦本纪

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之后又经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最后,把接力棒交给秦始皇。我们这一篇,简单讲几件始皇帝之前的这四位秦王的一些点滴事迹。

我们先回答一下大家的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说这四位秦王,没有作为吗,为什么不单独成篇呢。并不是没有作为,除了秦孝文王在位时间极短外,其他几位,尤其是秦昭襄王作为非常大。之所以不独立成篇,是因为他们在位时期,由于秦国内政外交军事各方面都已经很完备,所以在舞台中央表演的,主要是那些文臣武将,君主很少在前台了,因此我们把这几代君主的主要事迹,放在这些名臣列传里去讲。

第二个疑问,有人提到秦昭襄王和范雎,难道不值得像秦孝公商鞅、秦惠文王与张仪那样,独立成篇写一段君臣合作的故事吗?坦率讲,他们的关系达不到前两者的程度。一方面,范雎为相与秦昭襄王在位时间的重合度不到五分之一,也是因为昭襄王在位年头太久了(五十六年);第二方面,范雎做相国没有陪到秦昭襄王去世;第三,范雎和秦昭襄王在工作上的互动配合较少。但是范雎的故事其实很精彩,他对秦国的贡献也很大,所以我们在他的列传时,再详细给大家呈现。

我们今天这一篇,把这四位君主做的一些重点事情或者有意思的地方,给大家简要说一下。

第一位,秦武王。他是秦惠文王的儿子。他有两件事我们分享一下:第一件事,他在位第二年,开始设立丞相这个职位,又叫相邦,是真正的一人之下,除了秦王,什么事情都他说了算。第二件事,就是他的死亡原因。秦武王这个名号,大家一听,武王,其实并不是说他在位时军事成果最大,而是这个人本身比较喜欢角力,就是举重。结果跟一个叫孟说的人比举鼎,玩脱了,把膝盖骨弄折了,就这么死了。


第二位,秦昭襄王。也说他两件事。第一件事,扣押楚怀王做人质。扣押一个大国的君主,这在当时影响十分恶劣。我们之前说过张仪曾经用六百里土地的事情诓骗过楚王,结果这次来个绑架。秦国这种不好的名声,被昭襄王推向一个小高潮。第二件事,灭亡当时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西周国,并且把九鼎也抢了。这件事其实我是想强调,这时期秦国攻城略地,对外战争特别多,而且也成就了名将白起。我们在他的列传再讲。


第三位,秦孝文王。这位呢,没什么好说的了,最值得提一嘴的是,他继位三天就去世了,是秦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而他父亲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秦昭襄王,可是在位了56年,成为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如果说点天命,可能老爹把儿子的国君运气都自己用了。

第四位,秦庄襄王,这就是秦始皇的父亲。派相国吕不韦东周,周这个国号,就算彻底被灭了。所以说,给周王朝最后一刀的,终究还是秦国。庄襄王当了三年秦王就去世了,秦王嬴政继位,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到今天为止,《秦本纪》就讲完了。可能有人说,怎么没讲秦始皇呢。大家别急,在《史记》中,从秦始皇开始,每个帝王或者是司马迁认为相当于帝王的人,哪怕是同属于一个朝代,也是分别做本纪。当然,因为秦二世胡亥在位时间短,又没有什么作为,所以合并在《秦始皇本纪》中。

因此,在《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这五个本纪后,从第六个本纪开始,就是以帝王名号来命名的。下一节开始,我们进入《秦始皇本纪》,一起体味始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

水平有限,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交流指正,谢谢大家。

 
关键词: 秦君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6966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