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标准是一把双刃剑,郭德纲在很多场合都不断重复一个观点,卖得出票去,未必是好演员,但是卖不出票去,一定不是好演员。
因此,郭德纲认为商演是判断演员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你说你相声说得好,但是观众掏两块钱买票都觉得不值,那么怎么你认为自己是好演员,标准是什么?谁封的呢?
在某种程度上,郭德纲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他忘记了一件事,凡事有利必有弊,高峰就成为了郭德纲口中这个商演标准的特例。
高峰的传统相声水平,在八零后相声演员中当排第一,扎实的基本功,加上传统范十足的风格,显示了强大的相声实力。
尴尬的地方在于,高峰的商演始终火不起来,因为他过于平铺直叙的表演,导致包袱的效果出不来。
很多时候听高峰的相声作品,只有一个感觉,他确实是一名优秀的相声演员,可惜相声不怎么可乐。
因此,高峰的个人专场一直都搞不起来,2010年之前曹云金刘云天,李菁何云伟的专场搞得如火如荼。
后来最不被人看好的岳云鹏横空出世,专场之火爆不亚于郭德纲。晚辈们举办个人专场的层出不穷,从张云雷孟鹤堂张鹤伦,到龄龙组合等,但是高峰却一直是旁观者。
2015年高峰举办个人专场,只是借了一个他的名号罢了,高峰本人都在表演中坦言:观众是奔着郭德纲于谦您两位来的。
既然郭德纲认为商演是判断相声演员水平的唯一标准,而且德云社是纯粹的民间相声团体,自负盈亏下,专场商演是创收的主要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直到2019年才正式开了两场相声专场的高峰,何以服众?正因为如此,几乎任何一位年轻演员的崛起,都有过看不起总教习高峰的经历。
以至于郭德纲在节目中,做出过一个结论:所有徒弟的膨胀,都是从看不起高峰开始的。
即使是公认的老好人岳云鹏也不例外,不满意高峰第三把交椅的位置,结果被媳妇郑敏打了一巴掌打醒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么大的高峰,就是开不起来专场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说得直白点,观众买票是来乐的,一场演出乐的次数越多,越值回票价。
高峰表演的问题在于各种铺垫太多,在铺垫的时候过于直白,不像郭德纲,总是加上一些小包袱。
这样一大段没有包袱的叙述之后,现场气氛已经到了冰点,这个时候当最后的包袱抛出来时,现场效果相当不好。
高峰的专场不行,这个真不怪观众不识货,还是应该回归到作品本身,来好好反思下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