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向新疆人民发出邀请
推介会上,黔西南少数民族风情表演
工作人员推介普安红
布依族青年“浪哨”
苗家女歌手蔡军
雨补鲁寨门
绽放的三角梅 凸显城市的热情
美丽乡村 如画田园
接天莲叶无穷碧
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
康养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穿行花海中,来一场美丽邂逅
中国黔西南讯(记者 毛扬周 黄 莹 陈茜茜)6月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康养黔西南·四季花园城”贵州黔西南山地旅游宣传推介会上,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介绍说,作为贵州山地的典型代表,“十三五”期间,我州正全力实施大山地旅游战略行动,培育“康养黔西南·四季花园城”旅游品牌,把黔西南建设成为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家山地旅游示范区、民族特色山地经济创新示范区,使黔西南之旅,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纵情山水之旅、返璞归真之旅、追忆乡愁之旅。
黔西南,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低纬度、中海拔气候,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年气温最低为12月、日均温度6.8℃,气温最高为7月、日均温度21.9℃,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最宜居、康体养生的舒适圣地。
黔西南,荟萃了峰林、石林、峡谷、湖泊、瀑布、地缝、洞穴、天坑、奇石等丰富奇特的自然景观,被称为“全域山地旅游胜地”、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典型代表。
黔西南,拥有独一无二的万峰林田园风光,独一无二的“一城三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天人合一。
黔西南,少数民族村寨星罗棋布地点缀在群山怀抱中,她们远离尘世,安详、淳朴、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今人情牵梦系的古村落图景、人们心灵深处的乡愁寄托,在这里得以呈现。
黔西南,大街小巷、广场庭院、居民楼前,州花三角梅烂漫开放,让人感受“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热情与壮丽,领略“无处不飞花”的浪漫景致和诗情画意。
于黔西南而行,无论到哪儿,都躲不过漫山遍野的盎然绿意与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看绵延千里的磅礴峰林、观百瀑竞秀的幽深峡谷、享山水相拥的湖边垂钓、赏壮观迷人的十里荷花,到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何应钦先生故居、晴隆二十四道拐等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到贞丰双乳峰领略大自然精湛的雕刻艺术。黔西南的山水,到处写着大自然的垂爱。
累了,歇一歇。品一茗清茶,或酌一杯布依米酒,听素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的布依“八音坐唱”,看“东方踢踏舞”——“阿妹戚托”等民族风情浓郁的表演,空灵的歌声带你神游黔西南的山山水水,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让你感受最纯朴的情感表达。远离电子设备的人工雕琢,尽情享受一场纯粹的“不插电”视听盛宴。
饿了,尝一尝特色美食。布依族最古老的菜式“八大碗”、具有食疗功效的“五色糯米饭”、原生态的“包谷蛋炒饭”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以传统方法养殖的禽畜、种植的蔬菜以及自然生长的特产为原材料,简单独到的烹饪方法,让菜式回归最本真的味道而又不失风味。
困了,到特色民族客栈住一晚。民族客栈散落在风景如画的角落里,在夜晚静谧的空气中,坐在庭院里看夜幕笼罩的山水,或是躺在床上听清风拂过大地,没有抹不去的烦忧,却多了一分冲不淡的眷恋和解不开乡愁。清晨,在鸟叫声中醒来,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既是一副绝美的水墨山水画。如若想跟大自然来一次更亲密的接触,到贞丰露营基地搭个帐篷将是不二选择。
行走在黔西南,负氧离子扑面而来,城市喧嚣慢慢褪去。当每一寸风和日丽照进心间,你会发现,到黔西南,就是一次纵情山水之旅、返璞归真之旅、追忆乡愁之旅!
(本页图片来自黔西南日报图片库)
网友留言:
绚丽的着色渲染这世界:这几年,我多次到过黔西南州,刚开始是因为工作关系,后来演变成了和朋友的休闲之旅。黔西南山川秀美、景色迷人、生态良好,是山地旅游的胜地,更是康养的圣地,黔西南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森林覆盖率达到51.27%,在农家客栈休息住宿,绝对是不会让人后悔的。对我们来说,不时到黔西南享受一下“慢”生活,惬意而舒适,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阿桑娜:哇哇哇……这么绿的山,这么幽的水,这么蓝的天,怎么可以美得那么精致,这不就是我一直向往的世外桃源么!这么的安逸,纯净,所谓的归田园居里所描述的生活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养只猫,养条狗,种种花草,闲暇时爬爬山,钓钓鱼,三五好友举杯畅饮,这就是生活。
洞幽烛远:新疆之旅至今已时隔六年,但依然对新疆的人文、景观记忆犹新。看到黔西南日报刊登的《黔西南山地旅游宣传推介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新闻后,心情更加激动万分。此次我们以“康养黔西南·四季花园城”向新疆人民发出邀请函,新疆旅游与我们贵州旅游各具特点,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新疆人民的到来,我们将向他们展示气势磅礴的万峰林、垂钓天堂万峰湖、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双乳峰、“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马岭河峡谷、抗战公路二十四道拐等等,一定会给她们带来一次难忘的纵情山水之旅、返璞归真之旅、追忆乡愁之旅!
转载说明:本网所刊登的中国黔西南网及《黔西南日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黔西南日报社中国黔西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欢迎广大网友向我们提供新闻稿件,投稿邮箱:zgqxnw@163.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稿件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原作者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859—312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