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梅隆大学校徽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校徽,乍眼看过去以为中间是一颗菠萝。
查过资料后发现,校徽的中间其实是蓟花图案。蓟花是苏格兰的国花,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创办人安德鲁·卡内基先生正是苏格兰人。为了纪念学校的创始人,于是便在校徽设计上选取了与其相关的元素。
蓟花
除此之外,在美国的老牌大学校徽上,更多的是新约、十字架、拉丁文等宗教元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美国大学校徽背后的故事。
当年,为了宗教自由,漂洋过海移民到美国的清教徒抵达新世界后第一件事便是建立教会。教会为了培养牧师传道,高等教育必不可少。
因此,美国最早建立的大学、学院都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大多以基督教的思想为建校指导方针,以基督教信仰为学校宗旨。
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校徽
哈佛大学于1636年由清教徒为了培养牧师而创办。校徽是一个盾牌的形状,上面印有拉丁文“Veritas”,即“真理”的意思,分刻在三本书上。
在最初的校徽中,三本书中两本向上翻开,象征上帝启示给人类的知识;另一本朝下,象征人类不可能全部掌握真理,上帝有上帝的奥秘。
早期的哈佛大学校徽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意味。然而启蒙运动之后,人们积极批判,宣传以人为本,自由、平等和民主。校徽的变化微妙地反映了哈佛大学世俗化的变迁。
耶鲁大学耶鲁大学校徽
耶鲁大学的校徽是盾形,翻开的书本和缎带上是分别用希伯来语和拉丁文写的大学校训:“光明与真理”。
1701年,10位担心哈佛大学背离基督教信仰的基督徒创建了这所大学,因此该大学的创建正是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初期的耶鲁大学一直坚持正统的基督教立场。
后期耶鲁大学的基督教意味减淡,但是在校徽上还是保留了初期的宗教元素。
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校徽
哥伦比亚大学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成立,最开始学校名为“国王学院”。
因此,在哥伦比亚大学盾形校徽上有三个王冠。而此时基督教是英国国教,国王同时还是宗教上的首领,因此在王冠上也有十字架的形状。
而缎带上的拉丁文是哥伦比亚大学校训,出自《旧约·诗篇》,意为“借汝之光,得见光明”,具有浓烈的宗教意味。
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校徽
普林斯顿大学于1746年由长老会创立,旨在培养未来的牧师和公众领袖。
学校与基督教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神学家爱德华兹层担任普林斯顿第三任校长;美国独立宣言签署者中唯一的牧师威瑟斯彭是普林斯顿大学第六任校长。其校徽中也有非常多的基督教元素。
盾形校徽上方书本上写着“旧约与新约”,下方缎带上的拉丁文是Dei sub numine viget ,即“因为上帝的力量,学校欣欣向荣”。
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徽
宾大创立于1740年,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是其创建者之一。其盾形校徽上方有两本书,中间的海豚是富兰克林的家族徽章,下方的三个圆盘代表创校者。缎带上的拉丁文翻译成中文则是“没有道德,法律一无是处”。
相较于其他几所学校,宾大被认为是常青藤里面最“世俗”的学校。
康奈尔大学康奈尔大学校徽
康奈尔大学1865年创建于纽约州,是常青藤联盟中最年轻的学校,因此,基督教与该学校的联系不像其他几所学校那样紧密,校徽上也没有特别的宗教元素。其设计非常简洁,中间是一本书,上面加两个盾牌。盾牌一个代表纽约州,一个代表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