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中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新名片(中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新名片图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5 17:48:2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891    评论:0
导读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日电(记者张云龙、于嘉)创作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蒙古族民歌《上海产的半导体》最近走红网络。不久前,一档电视娱乐节目中,额尔古纳乐队将其改编、演出后,大受欢迎。 这首经典民歌讲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牧民群众因劳动出色而获奖励后的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日电(记者张云龙、于嘉)创作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蒙古族民歌《上海产的半导体》最近走红网络。不久前,一档电视娱乐节目中,额尔古纳乐队将其改编、演出后,大受欢迎。

这首经典民歌讲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牧民群众因劳动出色而获奖励后的喜悦与自豪。不少喜爱它的年轻人表示,曲调欢快,歌词质朴。和这首民歌一样,内蒙古许多文艺作品绽放于国内乃至世界舞台,正因根植于民族相亲、文化相融、和谐发展的沃土。

作为中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年来,共享国家发展红利,发生历史性变化,并积极服务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的内蒙古,不仅成为人们欣赏文艺、旅游打卡的优选之地,还被新能源、大数据等新产业所垂青。

4月27日,游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一处杜鹃坡拍照。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5月,阿尔山杜鹃花绽放,将内蒙古旅游带入花季。春赏百花,夏游草原,秋览胡杨,冬玩冰雪,网络上流行的四季旅游攻略中,都有内蒙古身影。各地人文风情和特色美食,也让游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内蒙古着力将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等多元业态转变,并积极开展线上推广。

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90后”牧民哈斯萨日嘎经常把她拍摄的美景美食和草原生活短视频发到网上,引来不少游客。像哈斯萨日嘎一样,一些年轻牧民“捧红”了草原。

而在沙漠和戈壁地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正成为新的“网红”。

4月21日,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拍摄的“骏马电站”(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深处,由近20万块深蓝色光伏板构成的巨型骏马图令人震撼,不少“拍客”慕名而来。这处骏马光伏电站相当于18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既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推动沙漠生态治理。

目前,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全区新能源发电量与等量火电相比,减排总量相当于造林18万公顷。

内蒙古还借力国家今年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向高科技产业迈进。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的中国电信内蒙古信息产业园机房内,一台台服务器指示灯飞速闪烁。该新区已建成5个数据中心。在乌兰察布市“草原云谷”,华为、快手、苹果等知名企业的数据中心纷纷落地。

“我们将积极承接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永萍说。

 
关键词: 民族自治区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7791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