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仁糖
其实很便宜,但历史悠久
切糕是玛仁糖在新疆外地区民众在不知道名称的情况下根据贩卖时的特点所赋予的名称,是一种新疆维吾尔族民众采用传统特色工艺,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
切糕的历史悠久,早在丝绸之路时期,新疆是国内外商队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补给站。由于商人们都是做的长途旅行,所携带的食物必须要能长久保存且便于携带,而且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C,否则人长途跋涉下来,就会像达伽玛和麦哲伦远洋船队上的水手那样,会得坏血病而死。而切糕所具备的易保存、易携带和高营养的特点正满足了往返于商道上的人们的需求。
玛仁糖
其实是养生佳品哦
关于核桃玛仁糖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两位夫妇,夫老多病,妇相貌丑陋,不能生育。突一夜做梦,梦见一老神仙告知:“向南有圣树,取果实与金谷同食。”夫妇俩寻找了三年找来和田的核桃,与玉米同食。妇面容娇丽,夫身健力强。不久生育一子,子考中状元。核桃玛仁糖以其神奇功效流传至今,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
就核桃玛仁糖系列产品来说,其中80%的精选核桃仁含量,和其他纯天 然玉米、葡萄、鸡蛋等原料,使核桃的药用价值极高,其干果仁含有蛋白质、脂肪油、粗纤维、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吃0.25千克核桃仁,相当于喝4.5公斤牛奶或吃2.5公斤的鸡蛋。
其口味纯正,口感香醇,酸甜适度,清香袭人,甜而不腻,又营养丰富,无任何人工添加剂,在和田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玛仁糖
风味和特色
切糕由玉米和小麦面粉做成,里面加入了大量的干果和果脯。大家都知道玉米面和小麦面在北方是作主食的,而当时往来于丝绸之路的绝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所以用面粉做切糕就理所当然了。
而新疆自古盛产多种水果和干果,比如核桃,花生,葵花籽,葡萄干等等,它们都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古人们在长期食用的过程中已经明白了它们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所以把它们加到面粉做的切糕中也就不足为奇,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切糕还必须满足便于携带和保存这一要求。
于是人们在做切糕的时候,在面粉中加入大量的糖。首先,它能给切糕调味,其次,大量的高饱和度的糖有很好的防腐作用,再者,蔗糖也是很有营养的食物,特别是在长途旅行中消耗大量能量的情况下,糖份能很好很快的补充体力!
北方人吃面食,都有蒸的习惯,比如馒头包子窝窝头,所以我们也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蒸切糕这种方法,和面的时候,在面团中加入适量的干果和果脯,以及大量的蔗糖和红糖,面粉和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就可以上蒸锅蒸了,大概的流程和发糕,馒头这些差不多。
这样制作而成的切糕,密度高,好像压缩饼干,一小块就足以填饱肚子,且营养丰富,不易变质,深受往来客商的欢迎。
玛仁糖
制作方法
主要成分:玛仁糖选用核桃仁、玉米饴、糯米、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旦杏、枣等原料同甜菜糖熬制而成,口味可分为原味、葡萄干、核桃、巴旦木、芝麻、玫瑰等。其口味纯正,是地道的纯天然无公害食品。
准备原料:花生仁,葡萄干,瓜子仁,核桃仁等等,糖精。
准备工具:铁板,铁锤,大锅等;
制作流程:新疆切糕先蒸熟,趁热将它放进一个很结实的木槽之中,再用一块厚木板盖上,再压一些重物,也可以找几个胖子站在上面。这样切糕被压的很紧实,水份也随着木槽底部的细缝流出。两天之后,把重物移开,一块结实的切糕就诞生了。
玛仁糖
写在最后
确实,在一些地方,有些不法分子用切糕做了一些很伤人心的事情,不仅玷污了玛仁糖的名声,也玷污了新疆人的名声。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为这一新疆特产正名。
2014年8月,“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和他的另外两位合伙人蒋金亚、蒋春杨一起,向鲁甸地震灾区捐赠价值50万元的5吨切糕。因为切糕作为干粮保质期长,食用方便且能量高,适合灾区群众食用,他们在得到地震消息后便紧急赶制切糕。阿迪力将5吨切糕亲赴灾区,将切糕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新疆特产会走出新疆,走进全国,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