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提问,在网络上实在是滔滔不绝,我也曾解答过很多条。
在此用一篇文章的体量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咱们国家组织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总共举办了15年,于2017年取消。这15年里,有一百多万人拿到了咨询师证。虽然有这么多人拿了证,但是这个证其实没什么用。
说没有用,是指有这个证,不说明这个人是心理咨询师,能做心理咨询。
事实上,这里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出于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去考了证。这里面其实就有一些人是病态人格的人。
取得这个证,解决不了问题。但是有的人却做起了“治愈”他人的工作。
那年取消这个考试,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的人对此深深不理解,为什么要取消。人社部取消考试,自然有取消的道理。
心理咨询师是需要严格训练和评估考试的专业人才,却成为了跟砖瓦工、电工、美容师一样的技能人员的范畴。两个月的学习,就能拿到证,就想着和医师一样被认可的专业人才,这确实勉强了些。
所以就造成了,社会上心理咨询行业一片乱象,骗子横生。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孜孜不倦学习型的自我要求严格的心理从业者。
2那现在如果有人想从事这行,有哪些途径呢?
1、学历教育
社会上的人员如果想要进入这行,可以读第二学历,要读临床心理学专业,有这个学历意味着有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格。
2、社会工作师考试
这个考试有三个等级,报考条件和之前的心理咨询师差不多,这个证,也意味着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工作。
无论是拿到学历,还是考了证书,都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包括做自我分析。就是把自己当成来访者,请专业咨询师给自己做咨询。这是衡量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否专业的指标之一。咨询师不了解自己,怎么帮助你的来访找到他们自己?
自从人设部取消考试后,各种关于心理咨询师的证书考试,百花齐放,但社会上全部都不承认,是全部,没有例外。虽然各家各户挂的名头都很华丽,但是都不承认。
就算是当年人社部发的证,也没有用。我当年考三级证时,几乎裸考通过,是考着玩儿的。后来参加二级证考试,面试官是宁波第一人民医院的阮列敏院长,她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她说“我希望将来能在这个队伍里看到你”。一直很感激阮老师。
这个职业是个孤独的职业,如果没有人鼓励你,你是否能够走下去,这真的是个问题。
另外,一定一定要知道,拿到任何一个证,都不意味着能做心理咨询,也不大可能有人找你。所以,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探索了解自己,是必须的。如果在来访跟前,咨询师呈现的是一个不专业的样子,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咨询师自己。
祝愿每个想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先了解这个职业到底是干什么的,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心理咨询,就是跟人聊天”这个简单的认知上。要做好这样的准备,如果有四年五年只有投入而没有经济回报,你是否还愿意坚持下去?
如果你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你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咨询师,如果只是为了有个从业资格,具体是否能做好,并没有深入考虑过,你可能距离这个职业有些远。
如果成为咨询师有这么简单,那不得满大街都是咨询师?
尊重这份职业,也就是庄重了自己。
何向群,一个刚柔并济的心理咨询师,高级绘画分析师,大型团体咨询师,科普讲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临床心理博士在读,实体机构“宁波向群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