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蔚小理”,毕竟三家车企均已实现美股、港股两地上市,品牌影响力、知名度自然不俗。
但其实除了“蔚小理”,“造车四小龙”之一的威马汽车同样在新能源汽车板块有着一席之地,既是老兵,也是新兵:
威马汽车在今年上半年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迈出了赴港上市的第一步;7月份又有意入局传统车企猎豹汽车,整体竞争力又进一个层次。
说威马汽车是纯电车企中的“老兵”并不为过,这家创立于2015年的纯电车企,是最早一批获得双造车资质的车企之一,同时也是最早贯彻“自产自研”、最早实现量产的一家纯电车企。
“老兵”的地位还体现在运营班底上,其创始人、CEO沈晖先生在造车行业有着20多年的从业经验,先后在吉利系、沃尔沃等车企担任过高管。同时,其他主要核心班底人员,也在造车行业有着或长或短的从业经验。
另一方面,虽然威马汽车尚未IPO,但从创立之初就得到了众多投资机构的追捧,远早于其他车企。比如自成立以来的7年时间里,威马汽车融资超11轮,百度、腾讯投资、紫光集团等知名投行或企业都是他的战投,融资总额350亿,不仅融资规模横向对比超过其他车企,更是创下过单轮融资100亿的记录。
从以上三方面不难看出,威马汽车绝对算得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的“老兵”,底蕴深厚。
老兵自然不能甘于人后,威马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的“新兵”,实力不俗:
虽然说威马汽车是“造车四小龙”里目前唯一没有上市的车企,但6月1日已经向港股递交了招股书,正在大跨步迈进,有可能成为第4家登陆港股的内地新能源车企,大有迎头赶上之势。
这几年,虽然在上市脚步上稍显滞后,但作为上市路上的“新兵”,威马汽车实力着实不俗、不容小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威马汽车7年来一直在秉承“科技普惠”的理念,既专注于15-25万元主流市场,又将智能化融入其中,产品引入了ADAS功能、L4级自动泊车技术……科技感十足、性价比极高,是中档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此外,威马汽车一直在蓄力、夯实基础,比如建设了温州、黄冈两大自有生产基地,产能能扩充到25万辆;
同时,威马拥有占员工总数28.9%的千余名研发人员,既有国内研发团队,又有海外研发团队的技术加持。在研发投入上,威马汽车在同行业中排在前列,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高达20.7%。
最新的交付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威马汽车半年交付21738台,是去年同期的1.62倍、2020年同期的3.76倍。交付量陡增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威马汽车品牌的认可、产品质量的认可。
从始终如一的市场定位,到坚持“科技普惠”理念,再到自产、自研,以及在研发上的高投入、研发队伍的重点建设,威马汽车可谓夯实了基础,7年来一直在蓄力,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自然不容小觑。
威马汽车,既是纯电车企的老兵,又是新兵,从6月1日递交的招股书来看,上市募集的资金还将重点用于研发汽车开发平台、打造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扩大服务网络,可谓初心不改。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威马汽车在港交所上市成功,本身就拥有着专业的汽车制造团队、拥有前瞻性和自产自研决心的威马,一定能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在资本的加持下全新出发、迎头居上!#威马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