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煅烧出的建筑石膏,由于石膏的导热性差和煅烧时间的限制,虽然主要成分为半水石膏,但其内部仍会含有一定量的AIII型无水石膏和二水石膏,物相组成不稳,内含能量较高,分散度大,吸附活性高,从而出现建筑石膏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大、强度低、凝固时间短等现象,此时即需要经过陈化改善其性能。陈化是将新煅烧的建筑石膏进行一段时间的储存或湿热处理,使其物理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陈化是提高建筑石膏产品质量的工艺措施之一。
然而陈化分为有效期和失效期。所谓陈化有效期乃指能够改善建筑石膏物理性能的储存时期,此期间无水石膏和残留的二水石膏均向半水石膏转变;陈化失效期则是降低物理性能的储存期,此时半水石膏开始吸水向二水石膏转变。实验证明,当建筑石膏的吸附水含量小于1.5%时,建筑石膏处于陈化有效期,此时可采取搅拌、翻滚、敞开、密闭、喷雾等方法加速陈化。至于采用何法,则要视建筑石膏的相组成而定。如煅烧温度高,建筑石膏组成以AⅢ型无水石膏为主时,需要采取通入潮湿空气来加速AⅢ型无水石膏向半水石膏的转化;如煅烧温度低,有较多的二水石膏存在时,则需采取密闭保温的方法,利用物料余热使残存的二水石膏脱水转变成半水石膏。
实际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陈化方式有自然陈化法和机械陈化法。自然陈化法是利用自然条件来陈化以达到稳定建筑石膏粉质量的目的,但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吨包堆积较密集,加上建筑石膏粉的导热性差,导致潮湿冷空气和余热、AⅢ型无水石膏的交换不充分,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的建筑石膏已经进入陈化失效期,但其内部还没有陈化完全。因此自然陈化的周期长、效率低,难以使建筑石膏的相变过程趋于均匀稳定。因此建议生产企业在有条件时要采用机械陈化法,例如风动、螺旋冷却或回转筒等冷却陈化设备,其陈化时间短、效率高、均匀性好,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和满足环保的要求,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储存场地和人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