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零点有数董事长 袁岳
最近大家对在疫-情-防-控中坚决执行“动-态-清-零”方针有讨论,也有人对“与病毒-共-存”模式有了更多关注。模式选择之争可能掩盖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执行意义上,任何一种模式的推行都有在管理上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不具备则这个模式就很难推行或可会产生很多负作用。比如推行“与病毒-共-存”模式可能需要充分考虑染疫者在分散居家状态中的综合管理成本与风险管理体系的周密性、动态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充分性、社区人员接触链管理的可控性、居家的染疫者家庭生活垃圾处理与粪道管理、染疫者家庭生活保供及相关环节安全性保障,就我们相对投注资源较多的集中化体制化管理能力而论,分散化管理和服务并非强项,这就难以形成当下通盘解决这些管理难题的靠谱预案,未来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视情进行慎重设计和考虑周密下的管理实验。
而“动-态-清-零”方针的实施须把握防疫全局中的“五线管理”。
一、生活保供的物流供应线畅通
从货源信息与保证-进城堆场管理-城内快送服务社区存放点-社区内派送的全链保障,为确保保供效率,应充分利用好关键供应网络、社会专业物流供应网络、研发专业的物媒集中高效消杀方式、保供链人员专项防护机制。
二、医疗通道保障线畅通
除了在疫-情检测点管理、监测频度管理、检出人员运送效率管理与染疫者所在地点消杀管理、集中治疗点建设与内部管理保障、亲子陪伴模式与特殊感染人群专项管理、染疫治疗管理流程、医护人员服务支持之外,对疫-情期间的其他急病重症的治疗保障应急预案、老人幼童和其他特殊人群重症治疗陪护方案,防止非染疫次生死亡上升可能。
三、社区服务保障线畅通
“动-态-清-零”方针会涉及到社区管控,很多问题会集中在社区,因此确保资源分配、社区内服务、体制内外社会资源动员、信息发布与传播、信令设计与传达、人员调配工作的高效准确到位,需要从服务的纵向行政链条与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建设与维护在线服务群等形成强有力的服务终端团队及其工作分工,这也是很好的发现和培养社区服务人才与团队的好机会。
四、生产制造保障线畅通
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需要出台简明到位的政策措施(如减免税费、减免社保费用、免补空间租金),帮助防止企业的大面积关闭与就业岗位丧失,有相当部分服务业类工作岗位在居家工作状态下,虽有适应过程,但往往可以较快调整到适当产出状态,但是很多产品的生产制造需要保障供应链安全、生产线人员不间断、生产场所消杀防护管理、生产制造场所的生活供应保障,这甚至需要生产制造场所与供应链关键环节的隔离式管理和环节间的高效消杀管理。
五、规范监督线畅通
疫-情-防-控中其他四线中的违规违法乃至腐败问题(如抗-疫物资管理疏漏和占用、医疗保障疏漏、社区服务保障缺位、染疫者及时移送问题等)会更加敏感,因此出现违规违法问题需要及时查处、及时公开、敏感案件惩处以儆效尤、在问题处理基础上不断优化相关工作规范和管理规则。
特定区域内疫-情-防-控实施“动-态-清-零”方针,必须确保每一条线内打通断点、五线之间及时协调,用战时管理的效率和节奏确保五线协同畅行。如果没有“五线管理”的全局部署,没有“疫-情-防-控与生活保供并重、染疫防治与基础医疗保障并重、严格管控与服务保障并重、强调管控秩序与严格监督并重”,每一组关系中的前项优先度往往与后项到位度之间建立了更加直接的依存关系,直接涉及到“动-态-清-零”方针实施所需要的群众支持和自觉配合能否持续和强化,否则单一在管制意义上强调执行指令(尤其是不断调整和不清晰甚至互相矛盾的指令)群众配合的义务,就会产生严重的公众逆反心理和影响对“动-态-清-零”方针实施的信心,这种情况我们已经从目前某些地区的疫-情-防-控部署的被动度中看到了,也是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该极力避免的,管制者应在吸收过去几年“动-态-清-零”方针实施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针对特定区域的当下工作局面筹划布局提升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