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外是什么样?
59年前的4月12日(1961年),苏联小伙“尤里 · 加加林”成为了遨游太空第一人,为人类与太空的近距离接触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因此4月12号也成为了世界航天日。
人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终于揭开了地球之外的景象。
科技的发达,让人类越来越了解太空,也越来越颠覆我们以往对太空的印象!
提起太阳系,你的脑海中出现的太阳系的样子一定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平时在科普读物上见到的太阳系就是长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地球和它的兄弟们都是围绕着太阳运转,这没错。但是,太阳系的运转并不是太阳待在中间不动,行星围绕它转圈。
真实的太阳系运转是这样的:
是不是觉得很震撼?
很颠覆你以往对太阳系的印象啊?
科学家预测太阳其实是以每小时 7 万公里的速度,在银河系中运行。
它就是像颗彗星一样运动,旁边带着八大行星。严格而言,地球的公转轨迹是无止境的螺旋。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旋转中,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
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就是月球啦!
在地球上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又圆又亮,感觉非常的美好!
同时,我们也对月亮寄予了很多情感,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
但是,如果在月球上看地球,看到的不仅是美好,还有一丝丝“恐惧”。
这是什么原因呢?
到现在为止,总共有12人,从月球表面亲眼瞭望过地球。准确来说,从月球上瞭望地球有一种不现实感。
因为宇航员在地球上习惯了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而在月球上,太阳走得很慢,大约要花7天左右的时间从月平线上升到头顶,又要花大约7天时间慢慢落到月平线以下。
另外,地球比月亮看起来要亮50倍以上,而且面积是月亮的16倍,更奇怪的是地球在月亮的天空中一动不动。无论你等多久,地球在月球的天空中位置是不变的。
这是因为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了,这是一种地球潮汐力对月球自转的拖动效应所致,导致月球自转会越来越慢,直至最终与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步。
含情脉脉的地球,盯了地球看很多年了,这才会有那句“月亮代表我的心”。
作为宇航员来说,这些结果他们是早已知晓的。在他们看来,从月球上瞭望地球更多的是感慨,感慨之后则是深深的不安。
地球在黑暗无边的宇宙中,绕着太阳一直转了40多亿年,生命从地球上诞生也已超30亿年,经过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历经五次大灭绝,无数次中小型灭绝,最终才诞生出人类文明。
而在地球轨道附近,小行星熙熙攘攘,随时可能撞击地球,生命能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繁衍生息这么久,已经算是奇迹。
这样的奇迹会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
但也不用太过担忧!
地球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并不特殊,甚至有些微不足道。科学家们相信,地球之外,肯定还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存在。
前段时间,中国天眼接收到了来自宇宙中另一个“超级地球”的信号,这个“超级地球”和地球相似度90%,科学家们立即对这颗星球进行探索。
中国天眼
近些年,地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局部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63摄氏度,这个温度下,人们是不可能正常生活的,而在超级地球上温度恒温在21摄氏度,这不是很多人喜欢的空调温度吗?
虽然说这个星球的“工作”时间与地球有所差别,一年只有290天,但这也没什么影响,只不过是更早的放年假而已。
而且超级地球上也有大气层和固态水,这是说明“超级地球”有着充分满足人类生存的最低要求。
说不定将来人类真的可以移民到这颗星球上。
不过科学家们却担忧地表示,这颗超级地球距离地球实在是太遥远了,以如今的科技根本无法面对上的环境,而且就怕这颗星球上早就已经有“人”了。
但不管怎么样,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
目前为止,人类飞的最远的人造飞行器是旅行者一号,1977年9月5日发射升空,在宇宙空间中飞行了长达41年。
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号"成为第一个穿越太阳圈并进入星际介质的宇宙飞船;截至2018年1月2日止,旅行者1号正处于离太阳211亿公里的距离。
2014年9月13日凌晨2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37年前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正在飞向别的恒星。
"旅行者一号"同时也是首个冲出太阳系的人类制造的飞行器,在人类的航空航天史上成为一座极具纪念意义的里程碑。
科学家预计,直到2020年为止,旅行者一号仍有足够的能源支持星际飞行,并且可以和地球保持联络,但在2025年之后,旅行者一号就会彻底和地球失去联系,成为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测器"。
古往今来,头顶的那片璀璨星空点燃过无数人心中最初的好奇和向往。
我们凭借着智慧不断地探索,认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寻找其他的智慧生命的踪迹。
2020年,我们将迎来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30周年,也将迎来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除了预期中的一些进展,我们更期待看到意想不到的太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