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老家是什么?(老家是什么地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6 18:10:0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164    评论:0
导读

摄影:刘红梅 毕可弟 回到老家的感觉真好,见到老家人的感受真美。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镇西宅村是我的老家,39年前我从这里走进军营,老家便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无论身处何处、身居何位,老家总是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念想。每次回到老家都能嗅到老家的


摄影:刘红梅

毕可弟

回到老家的感觉真好,见到老家人的感受真美。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镇西宅村是我的老家,39年前我从这里走进军营,老家便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无论身处何处、身居何位,老家总是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念想。每次回到老家都能嗅到老家的乡土味,感受到老家人的乡土情,吃得到亲人们精心准备的乡土菜。近日,我与妻子回到老家,面对饱含深情的老家“亲”们,我情不自禁地向他们表达了“三句心里话”。

第一,老家是“根”,是我心有所向的根。我是吃着老家的饭、喝着老家的水、呼吸着老家的空气长大的,这里是我生命的根,成长的根,终生的根,也是将来的叶落归根。所以,我非常在乎于成波书记对我的评价:不忘根,不忘本。有了这个根,我便会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我是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不忘这个根,我就会始终做到头脑清醒:我是谁?站在哪里?应该往哪里走?深扎这个根,我就会从这里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离家39年,老家就像一只不老的风铃,总会在我稍有懈怠之意时,便发出震聋发聩的脆响,提醒我珍惜宝贵时光,珍惜难得机遇,珍惜亲友那期待的眼神。

第二,老家是“亲”,是我心有所依的亲。“月是故乡明”,“低头思故乡”。老家有我的血缘至亲,也有我的地缘乡亲,至亲与乡亲构成了我的心理原情。儿时的玩伴,给我带来过无尽的欢乐;严厉的老师,教给我知识和道理;要好的同学,在我受欺负时仗义出手;好心的亲友,在我家生活拮据时雪中送炭;热情的乡亲,每次都能以最纯朴的表达方式,让回到老家的我们心潮澎湃......当然,至亲与乡亲的可贵,并不是因为从来没有过节,而是任何过节都不会影响情感的真切,也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剥掉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永远是最亲的人。”我修改诗人艾青的话来表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老家的亲人爱得深沉。”因此,在母亲身患癌症之时,我义无反顾写出提前退休申请,坚定地写下两句话:提前让个编,做点小贡献;趁早尽尽孝,老娘正需要。当93岁的老母亲在子女陪伴下,安详地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我们觉得一切都值了。

第三,老家是“魂”,是我心有所安的魂。我们西宅村是有名的文化村,独特的地域文化,是我们安心立命的魂。我父母是地域文化的积极倡导者,父亲生前经常教育我们三句话:“人穷志不短”,说得是做人的骨气;“路不平有人踩”,说得是做人的正气;“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说得是做人的大气。母亲生前经常强化我们三个词:咬钢嚼铁,说的是做人要有刚骨;针尖削铁,说得是过日子要精打细算;砸锅卖铁,说得是供养孩子上学要不惜一切代价。父亲特别看重朋友,教育我们“做人不能上炕认识老婆孩,下炕认识鞋。”“好东西人家吃了传名,自己吃了填坑。”“好朋友来了,有骡子不拉驴”。父亲交的朋友很多,牟德云叔叔是父亲交的挚友,在我家受难之时,有个春节实在过不去了,牟德云叔叔给我们家送来30元钱,我现在与他的儿子牟从慎结成了干亲家,延续下了三辈相传的真情。我教育女婿女儿,做人不能像牙刷就自己用,要像茶壶乐于与人共享。

下载自“天南地北西宅人”

人在旅途,老家是生命的原点,人生的起点,不忘老家和老家人是每个人的心灵需求。不念老家的人没有根,淡忘亲情的人没有魂。很难想象,一个对老家不走心的人,会对国家民族有真爱;也难想象,一个对老家人不敬重的人,会对亲戚朋友有真情;更难想象,一个对父母尽孝都嫌麻烦的人,会对单位和同事有真心。老家是最养心的地方,老家让我们心有所向不迷茫,心有所依不孤寂,心有所安不彷徨。

安葬母亲当日,我与大哥毕可孝重回老屋时,女儿毕娴琳拍下了这张珍贵照片。

 
关键词: 山东老家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8570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