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月14日至15日,中央军委召开了讨论军衔设置问题的座谈会,经过两天的讨论研究,一致通过了上将以上预授人员名单,1月16日,由国防部长彭德怀与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联名上报毛泽东主席关于元帅、大将、上将的预授名单。
在彭罗二人署名上报的《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问题的报告》中,由于大将预授方案为两种,第一方案为15人,第二方案为22人,故上将预授方案也为两种,第一方案预授上将为58人,第二方案51人(比第一方案减少7人,7人为预授大将第二方案中的新增7人)。毛主席在收到关于元帅、大将丶上将预授名单后,与书记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研究,选择大将预授人选为第一方案,并决定大将预授人员由15人减少到11人,原另上报大将人员11人由预授大将人选改为上将预授人选。同时经书记处研究,鉴于原东北军代表吕正操在抗战后对革命事业的贡献,特提名吕正操为上将人选,并决定上将预授人数取原第二方案中制定的人数为51人。1月下旬,经中央书记处成员研究通过的上将以上人选又转给彭德怀与罗荣桓,征求并落实预授人员方案。
经中央初审的预授名单中,由于大将人选由22人调整为11人,预授上将人数又被中央暂定为51人,由于原11名预授大将人选被调整为上将人选,再加上中央临时增加上将人选吕正操1人,故原上报预授上将人选需压缩12人。彭德怀与罗荣桓多次召开军衔会议研究削减上将人选。经过多方讨论研究,终于确定了51人预授上将人选,减少了原上将预授人选12人。退出预授上将名单的12人具体名单为:
1,地方干部兼任军队职务(5人):- 谢富治,叶飞,陶铸,李井泉,曾希圣
- 傅钟,周士第
- 莫文骅,郭化若,程世才,李天焕
- 贺炳炎
彭德怀经过与军中各位"老总"多次磋商预授上将人选,终于取得了一致意见,做了定案,51人预授上将名单终于出笼框定。在51人预授上将名单中,其中正兵团级人员为29人,副兵团级人员为22人,具体人员名单为:
一,正兵团级(29人):宋任穷,肖 克,王 震, 周纯全;
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
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 涛,肖 华,
甘泗淇,赖传珠,徐立清,陈奇涵,宋时轮
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黄永胜
朱良才,杨 勇,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
二,副兵团级(22人):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王建安
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
李志民,周 桓,李天佑, 刘 震,杨至成,
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李聚奎,
廖汉生,吕正操。
53名预授上将名单确定后,因为中央军委在55年1月23日发布评衔指示,关于上将授衔标准中,军委指示规定:正兵团级多数评为上将,个别有代表性的评为大将。根据授衔标准,为使预授上将的军衔与级别相配,为此1955年2月1日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根据军委意图,列出了一个123人级别编低拟提升一级者的人员名单,其中由副兵团级提升为正兵团级22人,这22人既为预授上将名单中22名副兵团级人员。2月2日3日,军委会议审定通过了123人调级方案,特待争求各单位意见后转中央批准。后来123人调级方案被中央否决,仍维持原军队级别不动。这个调级方案若按原计划实行的话,预授53名上将的军队级别将全部为正兵团级,与军委评衔指示中规定的上将评衔标准(正兵团级多数评为上将)完全相吻合。
1955年2月初,总干部部将军委预授53人上将人选发给军委各大单位党委,再次征求意见。55年3月初,随着军队审干运动中对傅钟,周士第二人政治审查的结束,二人的政治审查已审查清楚,周士第南昌起义后的脱党问题与傅钟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政治力场问题均得以查清,二人经受了历史考验,军衔鉴定被军委通过,二人重新进入预授上将名单,预授上将名单增加到了53人。周士第原任防空部队司令员,中央军委任命他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而傅钟则仍任原职不变。
1955年3月11日,苏联军队举行授衔,当时苏联大将共15人中有6人晋升元帅军衔,加上晋升1上将为大将,55年3月授衔后的苏军大将名额只有1O人。为使中国大将名额不多于苏联人数,中央书记处决定削减预授大将1人,大将名额确定为10人。原预授为大将的正兵团级3人中,代表了秋收起义系统的张宗逊在同红四,红二方面军代表王树声、许光达二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从预授大将改为上将,成为上将预授名单中排名第一的上将。张宗逊改评上将后,原53名预授上将中需减少一个名额,此时随着3月21日至31日召开的全党代表会议和4月4日举行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高饶反党联盟的决议》,高饶反党集团受到了彻底清算,在上将削减人选中,总干部部决定从地方干部阎红彦与王建安二人中选择其一,得益于从红军时期就一直反对高岗的阎红彦,因为高岗反党从中受益,被毛主席做为陕北红军代表入选上将之列,而王建安因在揭穿饶漱石时拒绝批评与自我批评,功臣自居并对抗党委领导,鉴于此,王建安经毛主席批示后被踢出了55年首次授衔。55年4月第一阶段预授上将53人产生。至55年9月正式授衔时授予上将55人,其间5月个内,上将从53人到55人,人员又发生了诸多变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